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文章插图
1976年,在扬州有一位叫朱立恒的老人拿着一只暗蓝色的梅瓶前往文物商店,准备卖掉它。
当时只有店员在,店员仔细看过后,认为这个瓶子是清代的物件,且没有官款,属于民窑出的,只给出16块钱的价格。
【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朱立恒觉得太低,经过双方讨价还价,最后以18元成交。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文章插图
因为这个梅瓶被认为没有价值,不受重视,长期放置在商店柜子角落。
1978年,正逢北京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征集文物汇报展”,商店老板为扩充门面,把角落里的梅瓶摆出来。
也是基于此,这个梅瓶被重新正名,它的价值被重新标定,被大众看到。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文章插图
卖掉梅瓶的先生叫朱立恒,是机械厂的工人。
这只梅瓶其实是他家的传家宝,传到朱立恒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
根据朱立恒的回忆,他家祖辈几代曾在朝廷做官,这只梅瓶是当时被赏赐的,家里一直以梅瓶为骄傲。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文章插图
朱立恒的先祖曾经是个名门望族,因先后效忠过康熙、雍正,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朱氏先祖在暗涌波动的朝廷,坚定立场,勤勤恳恳做事。
朱氏先祖的做法是正确的,雍正帝登基后手段雷厉风行,经历前朝腥风血雨,准备肃清剩余叛党,整顿朝纲。
当对谋臣们论功行赏时,朱家先祖被赏赐了一个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文章插图
元代景德镇制造的彩绘瓷器家喻户晓,而其中,霁蓝釉为颜色釉的上品,留存的瓷器皆是精品,尤为珍贵,这也体现了雍正帝对臣子的皇恩浩荡。
朱氏家族一直保持富裕荣光,直到战争的到来,曾拥有多亩良田的朱家被抢夺一空,钱财也被抢走,成为了普通农民。
但唯有梅瓶因朱立恒的祖父保护,没有被抢走,完整传到朱氏第六代。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文章插图
1945年,朱家贫困潦倒,很难生计,吃饭也无法保证。
有人听说朱家有这么个宝物,想以18石米向朱立恒家收购这只梅瓶,却被朱立恒的父母亲拒绝了。
他们表示就算饿死了,也不能将梅瓶出售,否则朱氏祖先是不会原谅自己。
当时的朱立恒并不理解父母亲的做法,他认为,18石米可以度过难以生活的日子。
虽不理解,但看着母亲小心翼翼地藏起梅瓶,朱立恒也不再想这件事了。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文章插图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1976年,不知道怎么,传出朱立恒家里有宝贝,人云亦云,使得搜查队去朱立恒家里寻找传说的宝贝。
那时的搜查队为了抓典范,杀鸡儆猴,拿到宝贝几乎都被销毁。
为了防止被搜查队拿走,朱立恒的母亲将梅瓶瓶身涂满黑色,放到不起眼的地方,这才逃过一劫。
对于易碎的梅瓶来说,危险不止于此。
1978年,扬州的地震频发,不少人搬离自家的房子,住进自行搭建的棚舍里,以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扬州#1976年,扬州老人以18元卖掉祖传“瓶子”,后被法国开出40亿天价
文章插图
那时的农村流传这么一句话“人离屋,畜离棚”,所以朱立恒全家在地震棚里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