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大序原文及翻译 毛诗大序原文介绍](http://img.ningxialong.com/231117/005Q3K44-0.jpg)
文章插图
1、《毛诗大序》原文
诗者 , 志之所之也 , 在心为志 ,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故正得失 , 动天地 , 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主文而谲谏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 , 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 , 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
2、《毛诗大序》译文
诗歌是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存在于内心时就是“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 。情感在内心发动,就会用语言来表现,语言不能充分表现,就发出感叹;感叹还不足以表达,就会歌咏,歌咏还不能表达 , 就不知不觉地用手舞足蹈来表现 。
感情通声音表达出来 , 声音有韵律、乐调,就成为音乐 。太平社会的音乐安祥快乐,政事和顺;混乱社会怨恨愤怒 , 政事不正常;亡国的音乐悲哀幽思,百姓困厄 。
所以,匡正得失 , 感动天地鬼神 , 没有什么比诗歌更有效 。先王用诗歌来规范夫妇,成就孝敬的德行、厚植人伦道德修养,美化教化,推动风俗向好的方向转变 。
所以,《诗经》有六个基本内容:风、赋、比、兴、雅、颂 。
统治者用《风》教化下层百姓 , 百姓用《风》对统治者进行批评 。主张用文雅的言辞、委婉的方式进行劝谏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因此称为《风》 。
到了王道衰微时代,礼义废弛,政教失和,国家政事混乱,家庭风气变坏,变风、变雅就出现了 。史官可以从诗歌中看清政事得失的迹象 , 感叹人伦关系的废弃,哀痛苛政给百姓带来的痛苦 。抒发思想感情,用《风》讽谏统治者,使统治者通达事变 , 怀念先王优良的风气 。所以,变风从情感开始 , 用礼义节制 。用诗歌抒发性情是百姓的天性,用礼义节制是先王的传统 。
因此,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是他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却可以代表一国人的内心,这种诗歌称为《风》 。诗人汇总天下人的心愿,表现四面八方的风尚 , 这种诗歌称为《雅》 。
【毛诗大序原文及翻译 毛诗大序原文介绍】《雅》就是“正”,是说明天子政事兴盛、荒废的原因 。政事有大小之分,所以就有大雅、小雅之分 。《颂》是赞美天子的盛德并加以表现,把成功的消息报告给神灵 。这就是“四始”,诗的道理尽于此了 。
-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
- 论语九则原文及翻译 关于论语九则原文及翻译
- 六国论苏轼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 论语宪问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宪问篇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
- 论语乡党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乡党篇怎么翻译
- 君子阳阳原文及翻译 古诗君子阳阳
- 《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
- 项脊轩志翻译及原文 项脊轩志翻译及原文分别是什么
-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 狼三则原文及翻译分别是什么
- 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 关于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