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东西问丨余中先:不同的语言文化如何做到“美美与共”?

翻译就像“摆渡”一样 , 即便“摆渡”有时间差 , 西方人了解中国有一个时间差 , 我们了解他们也有个时间差 , 但“摆渡”就意味着一来一往 。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作者:高楚颐
全文字数:2764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每年九十月间 , 伴随着诸多法语文学奖项的评选 , 法国“文学回归季”因一系列文学盛事而展开 。 随着中法文化交流不断发展 , 诸多两国互译作品呈现在东西方读者眼前 。 中法文学翻译中体现了怎样的文化交融?
近日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世界文学》前主编余中先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 , 对上述问题深度剖析 。 曾留学法国 , 从事法语文学翻译40余年的余中先表示 ,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己的闪光点 , 通过作品和译文也能看出其中的共通 , 文化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彼此有更多了解 , 并通过了解对方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
文化|东西问丨余中先:不同的语言文化如何做到“美美与共”?
文章图片

资料图:1688年法国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杜洋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您认为中文、法文如何体现各自的文化魅力?如何用语言打通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于世界文化的认知?
余中先:中文是我的母语 , 法语是第一外语 , 对于各自的魅力我都有体会 。 我们读都德的《最后一课》 , 老师对孩子们讲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 , 我们所学的母语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语言 , 因为它能表达任何意思 。 尽管有些词不来自汉语 , 比如说现在的科技、社会学等词汇 , 但我们仍能找到恰当的词来表达 , 这就是汉语作为母语的魅力 。
要想体现出法语的魅力 , 就是要彻底弄通法语作品中所有的意义和内涵的魅力 , 再用汉语展现出这种魅力 , 展现给中国的读者 。 弄通就要精通 , 即信达雅的“信” , 再要表达恰当 , 就是信达雅的“达” , 先能达到这两点就足以了 。
讲到中文、法语各自的文化魅力 , 这并不好说 , 每一种语言都体现出各自文化的历史传统 , 语言的表达本身随着时代变化也在不断发展 。 与中文的历史不同 , 法文经过多个世纪才正式成为书写语言 , 15世纪、16世纪才确定经典的法语 。 法国经历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后 , 语言成为现代语言 , 但直到现在还在变 。 而中国的古典语言大致从秦开始 , 现代语言从1919年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的诞生开始 , 因此中法两国语言历史不同 。
此外 , 不论是法语还是中文 , 都需要面对来自英语世界的挑战 。 母语有一个意识是要保卫和发扬自己的语言 ,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中法都提倡说好母语 。 同样 , 我们需要思考在外来语言冲击下 , 怎么保持文化自信 , 保持好本国语言 , 并发掘种种内涵 。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如何读懂他国的文化呢?这很难强求 。 读者都是有个人选择的 , 但作为文学翻译者 , 要替中国读者去认识哪些作品是有价值的 , 比如法语文学中 , 18世纪的伏尔泰、狄德罗 , 19世纪的雨果、莫泊桑 , 20世纪的加缪等作家 。 反过来也一样 , 法国的译者也会介绍中国的文学作品过去 , 把最经典的东西提炼出来 。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法国 , 同样就像法国人说到中国文学 , 李白和杜甫是他们肯定不会落下的 。
每一种文化的输出和引入都有各种各样的缘由 , 这些更取决于接受者 。 比如对法语的译介 , 是由中国读者的思想意识、价值判断以及文化自信程度及经济状态决定的 。 翻译只是一个“摆渡” , 决定把哪些东西先“摆”过来 , 首先要正确认识到法国的文学作品在法国文学史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