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京华物语丨谁的“紫禁城”?从皇帝的旧宫殿到人民的博物馆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世界问题 。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 。 以故宫为代表的传统帝制文化与以故宫博物院为代表的现代公共文化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 。 那么 ,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 应该如何看待“紫禁城” , 如何看待故宫文化呢?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 , 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 。
紫禁城南北长961米 , 东西宽753米 , 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 , 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 , 南面为午门 , 北面为神武门 , 东面为东华门 , 西面为西华门 。 城墙的四角 , 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 , 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 , 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 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 其伟大建筑已经凝结为经典 。 作为东方古代建筑的集大成之作 , 紫禁城建筑留给人们的是无与伦比的东方建筑之美 。
在《“李”解故宫之美》一书中 , 专门对故宫建筑文化进行多角度解析 。 正如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文儒在书中所说 ,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 , 紫禁城作为帝制统治核心功能的终结 , 是民主革命的结果;皇帝的旧宫殿转型为人民的博物馆 , 是民国时代的文化革新与文化建设的结果 。 在紫禁城这样一个空间不曾改动的“图像”中 , 随着时间的流动 , 演绎、累积着皇朝与民国、君主与民主、集权与公权的对峙与交替 。
以下内容选自《“李”解故宫之美》 , 较原文有删节修改 ,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 非原文所有 , 文中所用插图均出自该书 。 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
历史|京华物语丨谁的“紫禁城”?从皇帝的旧宫殿到人民的博物馆
文章图片

《“李”解故宫之美》 , 李文儒 撰文 , 李少白 摄影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年9月版 。
在世界博物馆发展历史上 , 由皇宫——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之处和象征之地转变为公共文化机构性质的博物馆 , 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权力决定的 。 由帝王及其家族专有并独享的垄断性文化资源 , 转变为社会共有、公众共享的文化资源 , 这是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明显标志 。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皇宫、中国明清两朝长达五百年历史的皇宫 , 因帝制皇权的终结而转型为故宫博物院 , 虽比世界上同类的文化转型晚了许久 , 但本质是相同的 , 同样是这一世界性文化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遗址类博物馆的遗址、遗物 , 尤其是与历代帝王将相密切相关的遗址、遗物 , 以及历史类、综合类博物馆中的大量珍稀藏品 , 尽管来源不同 , 但因为它们原生时期与历代帝王将相的密切关系、与权力与财富的密切关系 , 后来都成为现代博物馆的主要依托和重要藏品 , 也成为现代文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这类遗址博物馆中的遗址、遗物 , 历史类、综合类博物馆中的这类藏品 , 从文化类型上看 , 无疑属于产生和形成它们的那些时代里起着统治作用、主导作用的主流文化类型 。 它们之所以能够流传久远 , 与它们的身份 , 与对它们的身份认同直接相关 , 也与它们自身的构成 , 包括材质、技艺、文化意蕴直接相关 。 而这一切 , 又源自处于统治地位的权力与财富 。 在这个意义上 , 可以认定它们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统文化的物化代表与象征体 。 而博物馆的出现 , 则是文化进程中走进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博物馆文化 , 是现代文化形态中的一个重要文化形态;博物馆承载的文化功能 , 是建设现代新文化 。
皇宫、故宫、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