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京华物语丨谁的“紫禁城”?从皇帝的旧宫殿到人民的博物馆( 三 )


由皇宫转型为故宫博物院 , 由皇权君主文化形态转型为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民主形态 , 仅仅是文化转型的第一步 。
由权力、财富、地位创造和主宰的皇权文化形态 , 在博物馆公共文化形态中 , 仍然以“文物”的形象被保存 , 并直接面向公众 。 皇权的文化形态、帝制的文化形态不仅仅贯穿在紫禁城五百年的帝制历史中 , 至少贯穿在从秦帝国就已经开始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 。 而明清两代的帝制阶段 , 由于皇权帝制文化形态更加完备和成熟 , 呈现形态也更加清晰 , 更加突出 , 更加张扬 。 我们现在看到的紫禁城的辉煌和壮美 , 来自皇帝的权力和权力支配下的财富 。 现在供公众观看的故宫的空间(包括依然置身其间的皇宫时代的用品、装饰品 , 现在被称为清宫旧藏的藏品、展品) , 承载着、弥漫着、彰显着的就是典型的、严密严酷的皇权和帝制的文化形态 。 置身于这样的文化形态空间里的人们 , 极有可能有意无意地继续被有形无形的、以权力与财富为核心的帝制皇权文化所绑架 。
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着眼 , 当然必须尽可能完整地、原汁原味地、真实全面地把明清皇宫保护好 , 把清宫旧藏保护好 , 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 , 向现在和未来提供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中国皇权帝制时代的宫廷文化“标本”;而从博物馆文化的角度来说 , 则绝不是一个简单地把原汁原味的、辉煌壮美的明清皇宫交给未来的问题 。
历史|京华物语丨谁的“紫禁城”?从皇帝的旧宫殿到人民的博物馆
文章图片

从博物馆的现代文化价值、文化使命着眼 , 从故宫文化的价值构成和博物馆文化价值构成着眼 , 在完成了“谁的紫禁城”之文化民主转型之后 , 故宫博物院面临的重大文化任务 , 是如何实现以帝制皇权为核心的故宫文化向民主文化的本质性转型 , 是如何推进故宫文化为真正的民主文化建设做出历史性的新贡献——承担着由君主文化转型为文化民主并继续为推动民主文化建设做贡献的博物馆文化 , 任重道远 。
故宫文化的民主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是对故宫文化的价值判断 。
对故宫文化的价值判断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如何从整体上定位故宫文化的价值体系;二是对故宫文化体系的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当下性”价值评判 。
故宫博物院虽然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 , 至少如下问题仍很现实:
以故宫博物院成立为标志 , 将君主独占的文化改变为人民共享的文化 , 将皇家的私藏改变为公共的所有 , 这只是改变了作为“物”的所有权问题 , 解决的仅仅是容易解决的表层问题;在更深的层次上 , 如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在文化的民主化革命方面到底意味着什么 , 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文化历史使命?故宫博物院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机构的价值实现到底引发过怎样的讨论?
在故宫文化体系中 , “君主”与“民主”的关系如何?故宫文化的“主流”是什么 , 是君主文化还是民主文化?以故宫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究竟是君主的成分多还是民主的成分多?对于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又该如何认识和取舍?怎样以现代理性与观念 , 即以民主文化的价值观对待保存至今的故宫文化?从君主到民主 , 从传统到现代 , 故宫文化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 孕育出怎样的新文化的成果?传统文化、故宫文化如何在现代文化转型、文化创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如何在人民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只要站在现代理性与民主文化的立场上 , 就会对故宫文化做出基本的总体性评价:故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 传统文化不都包括在故宫文化中 , 但故宫文化无疑是皇权帝制时代的核心文化、主导文化、主流文化 。 和产生这种文化的、已被终结的帝制性质一样 , 故宫文化从整体上看 , 并不是应当以承传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 , 而是应当以抛弃为主的非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