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吴昌硕和齐白石都分不清,为何富豪还热衷艺术收藏?( 二 )


“最能收到大批东西的 , 一个是藏家移民 , 另一个是老人去世后 , 子女卖出” , 王宏说 。 这种场景并不是中国独有 , 而是一次次在世界各地的财富轮转中上演 。 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S·贝克尔在《艺术界》一书中提到过一个细节:苏富比拍卖行曾有专人每天阅读《泰晤士报》的讣闻版 , 做成简报发给各部门负责人 。
刘金明在工作中见到了太多古董离散和世情变故 。 尽管经手精品无数 , 他却没有了收藏的热情 。 在我们谈话中 , 他突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这东西不能买太多 , 有太多 , 实际上是不吉利的” 。
02 新面孔登场
21世纪初 , 内地富豪意气风发地登场了 。 那些“铲地皮的”铲到的“皮”、那些农民挑来的文物、那些盗墓贼盗来的殉葬品、那些大藏家深锁家中的宝贝 , 以及大量海外回流的文物 , 又顺着这股金钱的潮汐重新来到了市场 。
站在高台上主持了十几年拍卖会 , 汪文文俯瞰着一批批买家穿梭来去 。 这位拍卖师曾在公立文博机构担任要职 , 同国内外很多老藏家、老艺术家打过交道 。 2003年井喷的市场让他也有点看不懂了 。
2003年 , 被普遍认为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一波繁荣的起点 。 “非典”刚刚过去 , 10月中旬陆续开始的秋拍 , 市场像一个弹簧一样弹地老高 , 总成交额同比翻了一倍不止 。 那一年 , 在刘金明眼中是从“收藏”到“投机”的转折点 , 而在拍卖师汪文文的感知中 , 则是藏家从“儒雅”到“豪放”的绝对分界 。
汪文文看到 , 拍场上突然涌入了一大批他从没见过的生面孔 , 他们穿着深色的衣服 , 头发乱糟糟 , 或是抹了很多油 。 他们总是斜挎着一个小皮包 , 腋下夹着一本拍卖图录 , 握着手机 , 步履匆匆来到拍卖场 。 过去弥漫在拍场上的“港台腔”也好像一下子被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盖过了 。 和以前老藏家会找人代拍不同 , “新面孔”们更乐于亲自到场竞拍 , 在出价上公开压倒对手 , 以显示“肌肉” 。
“这些人是真有钱 , 买艺术品像买白菜一样” , 另一方面“行为也比较粗率” , 汪文文说 , 在拍卖场外的咖啡座上脱鞋、脱袜子、抠脚的事并不鲜见 。 虽然市场火热那几年 , 他们公司也挣地盆满钵满 , 但私底下 , 汪文文也不打算掩饰自己对这些市场“新面孔”的质疑 。
汪文文觉得 , 那些新入场的藏家和当年的老藏家完全不同——鉴赏能力完全跟不上财力:“连吴昌硕和齐白石都分不清楚” 。 但他们的优势是有钱 , 又懂得看人、用人 , 靠这两点 , 也能在这个“水很深”的市场中把受骗上当的概率降到最低 。 一位大收藏家就曾对朋友透露过他最初买艺术品的心得 , 就是“跟着懂行的人买”:“拍卖的时候 , 我看前面两个老行家抢得正火热 , 那一定是好东西 , 我上去就一个‘盖帽’盖掉他们” 。
古董|吴昌硕和齐白石都分不清,为何富豪还热衷艺术收藏?
文章图片

大资本推进 , 让这个小市场的价格一下子高涨起来 。 1990年代 , 拍场上出现一件27万的齐白石画作 , 已经是少见的高价了 , 拍卖会上的人会集体鼓掌五分钟 。 到了2004年、2005年 , 20多万的画作四处都是 , 别说鼓掌 , 别人连眼都不抬一抬 , 汪文文说 。 更猛的涨幅在2005年至2008年 , 从华尔街到中国的股市都令人失望 , 更多资金被挤到艺术品市场 。 3年之间 , 中国当代艺术板块的总成交额涨了12倍 。
一些特定门类的艺术品也随着这批买家的介入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 被收录在乾隆朝皇家收藏著录里的《石渠宝笈》里的文物 , 有许多是前朝赝品 , 原本在市场并不热捧 。 2003年以后的一个现象是 , “石渠宝笈”这个概念被炒得特别离谱 , 在汪文文看来 , 这是因为这些艺术品上有乾隆的印章 , “很矛盾 , 中国富豪本身并不歌颂富贵 , 他们喜欢皇家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