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吴昌硕和齐白石都分不清,为何富豪还热衷艺术收藏?( 三 )


“那些真正懂艺术的老藏家们被赶出去了” , 老一批藏家退场 , 总让一直和老藏家们打交道的汪文文有失去知音的遗憾 。 马未都把这种扭转说地更为形象:“就像是鲨鱼和鲸鱼们在海面上把猎物分了 , 海鸥盘旋着下来拣点剩下的 。 ”对2005年以后的市场 , 他也感叹自己“玩不转”、“玩不起”了 。
2005年至2008年 , 从华尔街到中国 , 股市的表现普遍令人失望 。 但GDP在迅速增长 , 财富阶层不断膨胀 , 大量的资金被挤入艺术品市场 。 3年之间 , 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总成交额上涨12倍 。 这个涨得最猛的领域也是后来摔得最惨的 。
紧随而至的2009年 , 是另一个分水岭 。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成了世界主流 。 市场第一次出现了过亿的艺术品 , 而且是4件 , 后一年变成了16件 , 再后来一年 , 仅上半年就出现了 15件 。 3年之间 , 内地艺术品市场的总量翻番 。 2011年 , 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额首度超过美国 , 登上了世界第一的交椅 , 中国富豪们的“买买买”把张大千和齐白石的身价带到了与毕加索、莫奈并驾齐驱的地步 。 一个接一个高价 , 让艺术品市场成了新闻热点 , 以财富故事的方式 , 关于艺术的故事流传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
在这期间 , 还发生了一个插曲 , 令收藏这件事带上了更为复杂的色彩 。 2009年 , 圆明园内的建筑构件“鼠首”和“兔首”出现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佳士得拍卖会上 。 两件兽首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入海外的 。 佳士得拍卖文物的时间点恰好是建园300周年之际 , 国内已经升起一股“重建圆明园”的呼声 。 拍卖的新闻传到国内 , 舆论反应强烈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中国某藏家以2.7亿元拍下兽首 , 又拒绝付款 。 因为文物的特殊背景 , 他的做法在国内得到了很多支持 。 事后 , 又有人指出整个事件是一次炒作 , 目的是为这两个建筑构件贴上“回流国宝”的标签 , 搅动舆论 , 以吸引国内买家出高价收购 。 事实到底如何 , 已是一场“罗生门” 。 可也是在此之后 , 藏家们到海外买来的文物会被有意无意地打上“回流”的标签 。 和当时横扫国外奢侈品商店的人被网民称为“土豪”不同 , 富豪们对海外中国艺术品的收购 , 以正面姿态汇入了关于“爱国”与“崛起”的宏大叙事中 。
古董|吴昌硕和齐白石都分不清,为何富豪还热衷艺术收藏?
文章图片

这是个很小的市场 , 容易被操纵 , 一个高价会很快衍生出下一个高价 , 但滑落也像多米诺骨牌般迅速 。 2011年经历“巅峰时刻”以后 , 2012年 , 四大拍卖行的交易额就平均下跌50% 。 到了2015年 , 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仅仅达到美国的一半 。 眼下 , 不管拍卖公司如何包装成交额 , 和10多年前相比 , 市场已经相当萎缩 。 英国经济学家唐·汤普森(Don Thompson)在《疯狂经济学》中估算过 , 在英美市场 , 一旦市场进入下行期 , 85%在拍卖会上买的艺术品 , 都不可能以原价再次拍出 。
其实 , 破绽早就有了 。 市场红火的那几年 , 拍场公司动辄报出90%至100%的成交率 。 但根据中国拍卖协会按照实收佣金、所得税、营业税和缴税凭证估算 , 一年内真正付款的比率不足60% 。 一片荣景之下 , 已经暗藏危机 。 只是当时的一片叫好声中 , 这样的声音很少有人听得进 。
03 美术馆:存放艺术故事的容器
艺术品是什么?它是一系列符号 。 它的价值取决于人们的共识 。 这种共识 , 在一个个故事中被协调、凝聚和固定 。 而当一座美术馆被建造起来 , 创始人个人的故事就汇入了这些艺术品的故事之中 , 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