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之一|从“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会“坐”吗?( 二 )


正坐
正坐 , 又称平坐、经坐、安坐或正襟危坐 。 古人在正式场合一律采用正坐姿势 。 《孟子·正义》云:“礼者 , 所以正身也 。 ”可以说 , 正坐是我国古代最端正、最恭敬、最符合礼仪的一种雅坐 , 也是“正人君子”之坐态, 是古代帝王、卿大夫、士人们平时饮食、社交的标准坐姿 。
那么正坐到底是怎样一种坐姿呢?汉代大儒贾谊的《新书·容经》篇里 , 就有对正坐的详细叙述:“坐以经立之容 ,胻不差而足不跌” , 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提到:“古之坐自膝以下向后屈 , 而以尻(kāo)坐于足上 。 ”大意是说 , 正坐时 , 双膝跪地 , 且双腿平置向后 , 脚背着地 。 两腿不能伸得一长一短 , 更不能交叉 。 臀部需要轻落在脚后跟上 , 同时重心微微向上提起 。 整个姿态 , 两肩要端平 , 后背挺直 , 双手规矩放于膝上 , 神情庄重 , 目视前方 。 贾谊对正坐姿势讲解得十分清楚 , 所以《新书·容经》在当时也成为了王公贵族子弟们学习优雅仪态的最佳实训教材 。
分之一|从“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会“坐”吗?
文章图片

男子正坐 。 《礼仪中国》插图 。
其实通过贾谊对正坐的描述 , 我们不难看出 , 古人的正坐不同于跪 , 姿势看似轻松 , 其实要坐稳当 , 那还是需要技巧的:
首先 , 正坐时 , 臀部需稳稳地落在脚后跟上 。 如果臀部不落在脚后跟上 , 这叫跪 , 不叫坐 。
其次 , 上半身的重心 , 不能完全都重重地压在脚后跟上 。 如果整个上半身需要三分力的话 , 正坐时则需要均匀支配力度 。 三分之一的重量 , 落在脚后跟上;另外三分之一的重量 , 由大小腿来支撑;最后三分之一的重量 , 由腰、后背来支撑就好 。
最后 , 男女双手的放置也有区别 。 男子正坐时 , 双手不敛 , 掌心向下或握拳 , 分别平放在大腿靠近膝盖处即可 。 而女子的双手 , 则需敛手垂拱 , 或掌心向下 , 右手叠于左手之上 , 自然放于身前 , 起到遮压衣裳的作用 。
分之一|从“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会“坐”吗?
文章图片

女子正坐 。 《礼仪中国》插图 。
说到这儿 , 也许有人会问 , 在古代不论长幼尊卑 , 一律都得这个正坐姿势吗?其实 , 古人也不是时刻都是如此的 。 在社交场合 , 根据交流对象的身份地位 , 正坐时的俯身深浅和视线高低 , 也会有所区别 。 贾谊在《新书·容经》篇里 , 对这种正坐姿势的区别具体做了说明:“视平衡曰经坐 , 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通‘恭’)坐 , 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 , 废首低肘曰卑坐 。 ”
贾谊根据不同的俯身程度和视线位置 , 把正坐又细分为经坐、共坐、肃坐、卑坐 。
经坐:正坐时 , 不用俯身 , 视线平视对方即可 。 经坐姿势其实就是正坐 , 一般用于双方身份、地位相等、相近或平辈之间 , 也可用于独坐 。
共坐:正坐时 , 头微低 , 视线向下微俯约15度即可 。 尤其是与尊者交流、倾听对方说话的时候 , 目光需要自然地落在对面尊者膝盖处的位置 。 共坐 , 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或独坐时用 。
肃坐:正坐时 , 稍低头 , 目光不超出对面尊者身边数尺远 。 肃坐一般是晚辈对长辈的礼节 。
卑坐:正坐时 , 头完全低下来 , 视线落在尊者身体前方的地面上 , 同时手肘下垂 。 这是仆人对主人的坐姿 , 同时也是用于表达歉意、谢罪时的一种姿态 。
虽说古代的正坐 , 会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 , 有不同的细微差异 , 但是先秦时期的正坐 , 并没有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那样 , 带有卑微、低下、顺从的特殊含义在里面 。 人们不论是会亲朋好友 , 还是读书、进食、议事 , 也不论是坐在席上还是榻上 , 不论对方的身份高低 , 人人都采用正坐 , 就连君王和群臣议事 , 面对臣下的跪拜 , 君王也需要严肃、恭谨地跪坐着 , 以示对臣下的礼敬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