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之一|从“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会“坐”吗?( 六 )


先秦时期 , 古人的家具用品 , 除了筵、席之外 , 在席前还会设置几、案 , 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小课桌 , 是一种席地而坐时的抚凭之器 。
先说说古代的几 。
几的功能 , 跟我们现代椅子的扶手、椅背差不多 , 它能起到缓解身体疲劳的作用 。 古人席地而坐 , 跪坐在席上时间久了 , 定会引起腰腿不适 , 于是可以借助放置在席前的几 , 将手臂稍微支撑在上面 , 稍事休息一下 , 起到舒缓身体的作用 。
凭几时 , 要将跪坐的膝盖 , 放在几下面 。 然后用手肘扶于几上 , 来缓解压力 , 这样的优雅姿势才叫“凭几”或“依几” 。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 , 等到冬天 , 还会在几案上铺毯子以增加舒适感 。
分之一|从“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会“坐”吗?
文章图片

凭几·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礼仪中国》插图 。
我们不难看出 , 古人为了起居舒适 , 也会不惜花费大量心思!
古礼规定 , 人几在左 , 神几在右 , 但通常只设右几 。 即使偶尔设左几 , 那也是优待老者、尊者的一种礼遇 。 所以 , 古人常把“几”与老人所使用的“杖”并称 。 至于其他人等 , 只有在非正式场合 , 或者是关系非常亲密的人面前 , 跪坐累了 , 可以凭一下几 , 稍作小憩 。 像唐代诗人杜甫那首《白露》诗里“凭几看鱼乐”的轻松自在 , 在平日里是难得的 。 在上班或公务访问的时候 , 古人的自律性更强 , 虽席前设几 , 却很少凭几 , 身体再累再不适 , 正式场合下也须保持“正襟危坐”不可凭几 。 即使在日常 , 与亲朋好友相见 , 坐而倚几 , 也会被视为一种不敬、懒散的失礼行为 。
分之一|从“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会“坐”吗?
文章图片

唐·阎立本《李代帝王图》 。 《礼仪中国》插图 。
我们再了解一下古代的案 。 案 , 其实与几在用途上、形制上都较为相近 。 只不过当时的案 , 根据用途分得更细 , 有食案(就餐用的)、毡案(供人坐的)、书案(读书用的)等 。
最后说说古代的榻 。 榻 , 在古代又称“床” , 它出现在战国以后 。 相比几、案 , 榻的形制上要矮很多 , 但又比席高一点 , 有很强的承重能力 。 古代早期的榻 , 不像今天的床 , 不是用来睡卧的 , 而是和铺在地上的席并用 , 都是客厅里的坐具 。
古人坐在榻上的姿势 , 与席地而坐基本上没区别 , 仍是双膝跪地 , 臀部着脚跟 , 以跪姿为最庄重有礼 。 古礼规定 , 坐席时 , 一席可以坐数人 , 以独坐席为尊 , 而榻可以共坐两人 , 谓之“连榻坐” , 也以独坐榻为尊 。 不过 , 那个时期古人坐榻并不普遍 , 也只有天子、官僚、士族、富贵人家里的长者 , 才有资格享用 , 普通百姓仍是席地而坐 。
东汉末年 , 特别是永嘉之乱后 , 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 五胡文化与中原文化便开始了大融合 。 其中 , 西域胡人常用的一种坐具 , 也被传入到了中原 , 汉人把它叫做“胡床” 。 正是这一张小小的胡床 , 解放了汉民族的膝盖 , 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
何谓“胡床”?其实就是一种能折叠的板凳 , 类似于今天的马扎 。 形制较小 , 用绳索连接着两个交叉的木架 , 可以随时收拢张开 , 携带轻便 , 在野外或狭窄处也可以使用 。
胡床较小 , 只能坐一人 , 更无法跪坐在上面 。 如果要坐胡床 , 只能两腿张开 , 跨坐在上面 。 相对于习惯“正襟危坐”的汉人来说 , 面对这种夸张而新潮的跨坐姿势 , 最终还是接受了 。 既然是胡人传进来的 , 为了与本土的床榻区别开来 , 中原人就把这种坐具叫作“胡床” , 把坐胡床的坐姿称为“胡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