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拒绝同质化 向进发
我们所处的时代日新月异 。 文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 网络的即时传播 , 都让受众置身于极为丰富、庞杂、宏大的信息轰炸中 。 按理说 , 量变带来质变 。 产量上去了 , 质量应该水涨船高 。 然而 , 现实情况却是:“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艺术门类中 。 观众经常处于拿着遥控器却不知道看什么 , 看什么都一个样儿的处境 , 或者走出剧场的刹那 , 总有“似曾相识”之感;甚至一些作品 , 看到开头、看到人物设置即知道后边的故事走向 。 比如 , 2020年是全面决胜小康之年 , 各地剧团纷纷推出扶贫戏 。 然而 , 总览全国的扶贫题材剧目 , 除了优秀作品有着独到发现和表达 , 某些作品却“遵循”着同样的创作套路:第一书记包村 , 面对观念老化、凝聚力涣散的村委班子和几个调皮捣蛋、怪话连篇 , 秉持“等靠要”思想的落后村民 , 一路过关斩将 , 直达脱贫终点 。 在这一路径中 , 点缀其间的是扶贫扶志、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精准扶贫等不同的扶贫政策图解 。 曾有某评论家在一次研讨会上说:“自己在整个2020年中看了大约20台扶贫戏 , 抛开剧种、音乐差别 , 这些戏都像是一个作者写出来的 , 也像是一个团演出来的 。 唯一不同的 , 是上个戏搞民居 , 这个戏种大棚 。 ”另一种说法是 , 各平台目前尚积累着一堆待审或审过却难以安排播出的扶贫戏 , 其中 , 不乏投资可观、制作班底力量雄厚的作品 。 而从播出过的作品来看 , 除了《山海情》等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外 , 也有某些扶贫作品未能实现预期 。 重大历史节点向来是文艺创作的高峰期 。
2021年欣逢建党百年 , 涌现出大批红色题材的作品 。 其中 , 不乏像电影《1921》《革命者》《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这样的优秀之作 。 但相比整个作品产量而言 , 特点鲜明、风格突出、人物生动、意蕴深沉 , 能长久回荡在观众心中的作品依然不多 。 另外 , 反映现实生活的都市剧、职场剧也同样同质化现象严重:不是霸道总裁与职场灰姑娘这一老梗的延续 , 就是古装宫斗场面置换为当代办公室中的斗狠比黑、互相倾轧 , 抑或是在所谓“奋斗打拼”的幌子下 , 俊男靓女谈情说爱、香车名品的视觉展示与兜售 。 及至近年来的IP开发和转化 , 由于其原小说写作的草根属性和更新频率要求 , 更是“萝卜快了不洗泥” , 复制粘贴、情节雷同甚至抄袭剽窃 , 几乎让其成为被公众诟病的重灾区 。 视频网站上不时推出的修仙、诛仙、魔兽题材 , 寻根究底 , 依然有着十年前乃至更早的“仙剑”系列的气息、特征 。 一种题材兴起 , 立即有一堆跟风模仿者汹涌而来 。 后期特技、视觉色彩也许日益精进 , 但主题、内容、类型却一直在一个层面上徘徊 。 同质化、扁平化、单一化 , 依然是近年来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
产生同质化的原因很多 , 第一个原因是与当前艺术创作流程中的工业化程度有关 。 以影视剧创作来说 , 目前 , 影视公司评估剧本的部门往往依赖于网络大数据 , 在题材、话题、人物设定、命运轨迹上更倾向于大数据反馈回来的网民观众的喜好 。 比如 , 一段时期内霸道总裁流行 , 就在选材上偏重这一类题材;女强男弱题材流行 , 就在人物设计上忽略女性本该有的性别之美 , 夸大其彪悍、中性、强势的一面……对于影视剧的批量生产现状 , 某编剧曾经提出批评:“我们生产的不是作品 , 甚至不是产品 , 是理财产品!”个人以为 , 这话十分形象 。 实质上 , 大数据是什么?是经验 , 是一段时间审美和体验的反映 , 是传播范畴的概念而非创作概念 , 不应该成为创作过程中主要依赖的力量 , 更不应该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创作导向 。 更何况 , 这一大数据往往来自网上的主力——青年群体 , 在选择其作为作品投放方向的时候 , 就无形中遮蔽了更多的其他人群 , 也滤去了影视剧本该有的个性、丰厚、扎实与质感 。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求职|刚毕业的我,找工作被拒绝了十几次
- |真正厉害的员工,能够在这三个方面学会拒绝,以免被小人利用
- 大学|“三本生”被企业拒绝的原因,大部分三本生还浑然不知,你知道吗
- |同事问我借车,用车习惯又不好,如何拒绝?职场人:一句玩笑化解
- 葬礼&徐志摩遇难陆小曼只说了6个字,拒绝收尸,张幼仪为他操办葬礼
- 影视剧&苏州这个小笨孩,书法有一股君子之气,晚年所写的一幅字让人崇敬
- |身在职场,拒绝上司是大忌,但这4件事谁碰谁倒霉
- 贾元春$林黛玉拒绝了一个人的求婚后,导致贾元春失了宠,贾府被抄家
- 罗帏@李白向女子求欢,却惨遭拒绝!于是写下一首酸溜溜的诗,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