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拒绝同质化 向进发( 二 )


同质化的第二个原因是原创力不足 。 面对经典 , 我们沉浸在其人物个性、命运轨迹、时代变幻、思想洞见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感动外 , 同样钦敬这些创作者十年磨一剑 , 用生命抒写的那分热忱、执着 。 在他们的心里眼里 , 有的是对艺术的挚诚 , 对创作的敬畏 。 而面对当下的浮躁 , 文艺工作者们也难免被裹挟其中 , 失去定力 。 功成名就的创作者 , 往往沉陷在经验写作之中 , 在存在焦虑中不断重复自己 , 以保有江湖地位;年轻的创作者们 , 在网络门户大开后 , 在批量生产的压力下 , 迅速学会从美剧、英剧、韩剧中截取桥段 , 进行组合、转化后为我所用 , 快快乐乐地做起了“勤奋的搬运工” 。 在低成本高回报的运作中 , 漠视原创、不尊重原创的风气越演越烈 。 表演创作可以抠像 , 导演创作可以由助手代替 , 剧本创作当然也可以由助手到处“扒”东西拼凑 。 于是 , 泡沫浮泛、没有营养的垃圾快餐甚嚣尘上 , 占领视野 , 污染文艺环境 。 不论哪个时代 , 原创都是最具生命力的;原创力也是一个国家文艺发展的核心力量 。 因为 , 它是创作者由生活中感怀 , 从内心出发 , 最真挚、最热烈也最纯粹的表达 。 如果这种表达是代表着一批民众发出声音 , 摹写着一个时代的烙印 , 塑造了一组动人的、个性鲜明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那么 , 就具备了传得开、传得久的基础 , 就具备了经典性 。
产生同质化的第三个原因 , 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距离生活太远 。 创作者距离生活远 , 作品必然走向悬浮、雷同、同质的误区 。 我们经常说 , 艺术家距离生活有多近 , 生活就回报你多深 , 甚至是十倍、百倍的回馈 。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 也是创作者永葆活力的不老魔法 。 现实生活中热气蒸腾的气息、各行各业中人物奋斗创业的百态、小人物小生活中的烦恼幸福、大英雄大时代里的风云激荡、青年的梦想与迷惘、中年的压力与和解、老年的孤独与宽厚……都给予我们笔下最丰厚的素材、台上最生动的表达、影像中最鲜活的色彩 。 然而 , 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少创作者愿意俯下身去 , 像当年作家柳青写作《创业史》那样 , 倾听土地和百姓的声音;创作者也越来越难有走进民间的通道、时间 。 一些项目急于上马 , 将创作者“关”在酒店里 , 一场场策划会开下来 , 剧本骨架、人物形象、主要事件就全确定了 。 这种闭门造车的创作方式 , 很难避免雷同化、同质化 , 因为 , 未经从生活打捞、一蹴而就的构思、想法 , 往往是从他人作品中积累下来的“二手素材” 。 我自己的一次创作经历是 , 在以河钢(塞钢)为题材创作电视剧时 , 采访之前 , 我想象的当代钢企还是20年前“傻大笨粗”、污染严重的形象 , 钢铁技术工人也还是传统影视剧中粗糙的样子 , 但走进钢厂 , 曾经最脏的高炉(炼铁)车间可以盘腿席地而坐喝茶这一现象 , 让我十分吃惊 。 及至站在塞尔维亚泽蒙大桥前 , 走访获得“时代楷模”称号的河钢(塞钢)管理团队 , 中方跨国人员对于世界经济的把握 , 操着流利英语谈判合作的状态 , 让我们编剧团队深深震撼: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钢铁从孱弱走向强大 , 而比钢铁更为强大、有力的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 。 再以过去常用的以一个车间的师徒纷争、爱恨情仇来写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跨国企业 , 从主题、格局、人物、事件、环境上说根本无法企及 , 更无法写出时代发展下的中国故事 。
【影视剧|拒绝同质化 向进发】观众总爱说 , 生活比剧本精彩一千倍 。 的确 , 瞬息万变的生活 , 时时处处都提供着超出人们经验的故事 。 人们之所以还需要艺术 , 并不止于艺术对生活的再现与模仿 , 更重要的 , 是艺术对于生活的浓缩、概括、思索 , 最终达到审美 。 不肯在生活的矿脉中深耕细作、掘取黄金 , 只以肤浅、表面、大同小异的故事、桥段娱乐观众 , 最终结果是文艺的公信力越来越差 。 因此 , 我想 , 作为文艺工作者 , 自始至终都需秉承“六心”: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初心 , 尊敬艺术、崇尚职业的真心 , 守得住寂寞、冷静对待浮躁、不断精进能力的耐心 , 下得了“两句三年得 , 一吟双泪流”的恒心 , 放弃经验、超越自我、超越同时代的狠心 , 以及敬畏生活、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的决心 。 同时 , 对于文化管理部门、艺术创作管理者、制作行业 , 也只有大张旗鼓地张扬原创力 , 激发原创力 , 才可能真正地让作品摆脱老化、固化、僵化 , 进入到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自由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