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2副流传在民间的绝妙好联,千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真的太绝了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我是,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一定要动动手指,关注我呀。
今天我和朋友们分享2副流传在民间的绝妙好联,千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真的太绝了!喜欢对联的朋友,可以收藏下来哦。
第1副对联:面对大海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经担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一职。
民间#2副流传在民间的绝妙好联,千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真的太绝了
文章插图
而在民间故事里,刘禹锡却是当了个和州通判,被当地的知县欺负,没法住好房子,只能去城南边面江而居。
刘禹锡并不生气,反而淡定写下了一副对联,挂在了大门上:“面对大海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民间#2副流传在民间的绝妙好联,千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真的太绝了
文章插图
结果知县更加急眼了,百般刁难刘禹锡,又把刘禹锡从城南调到了城北,连居住的房子也变得简陋不堪。
刘禹锡并没有直接回击,而是写了一篇《陋室铭》,表明自己的心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结果,这篇《陋室铭》流传很广,知县闹了个大难堪,左右不是人。而这篇《陋室铭》却流传千古,和县还因此有了一个“陋室公园”……
民间#2副流传在民间的绝妙好联,千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真的太绝了
文章插图
这个民间故事流传很广,甚至一些老师上课的时候也会提到。
不过民间故事毕竟是民间故事,《陋室铭》其实和回击心存坏心的知县没啥关系。而且,当时刘禹锡其实是和州刺史,属于当地的老大,谁能欺负他呢?
显然,这个故事是后人附会杜撰的。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概是因为刘禹锡这个人性格坚强,十分豪迈。
刘禹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豁达乐观,难怪得了个“诗豪”的美名。
民间#2副流传在民间的绝妙好联,千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真的太绝了
文章插图
老百姓们十分喜爱刘禹锡,所以故意编了这么一个故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话又说回来,故事里刘禹锡遭遇不公平对待时候写的这副对联,还是挺精彩的。
“面对大海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有的版本写成“面对大海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相比之下,大海比大江,看上去平仄更加和谐,但是变得更加离谱了。
安徽和州能看到大海吗?所以,我们更加清晰明白这个民间故事是编造的。
假如把这副对联看成是后人假设刘禹锡的生活,在想象空间里代入刘禹锡,感受刘禹锡不卑不亢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还是能够得到一些感悟的。
大海波涛汹涌,风云变幻,一方面是难以预料,一方面是威力强大,恰恰象征着命运无常,象征着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无力。
可是渺小的人依然还是能够有一番作为,依然还是有“弄潮儿”勇敢在浪头上争先恐后,依然有众多的船只在大海上来来往往。
这正是代表一种坚韧的人生理念,一种努力上进,不怕艰难的豪迈宣言,足以让人精神振奋。
至于下联“身在和州思争辩”,也是很有意思。
按照故事里说的,刘禹锡被坏人欺负,所以决定反击。
但即便不是故事,刘禹锡在和州这种地方也是没法和京城等豪华之地相比,与那些发展前途好的刺史完全没法比。
换句话说,以常理假设,刘禹锡在这和州的确会可能有“身在和州思争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