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东西问丨“汉字叔叔”西尔斯:中西文化交流如何为汉字“寻根”?( 二 )


为汉字字源建立一个数字化网站,这在20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空白领域。
《说文解字》中有古汉字一万余字、《六书通》三万八千余字、《金文编》两万四千余字……经过近十年时间,“汉字字源”网站于2002年公开上线,网站展示了西尔斯搜集的近10万个古代汉字的字形,点点鼠标就可以查到每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
汉字#东西问丨“汉字叔叔”西尔斯:中西文化交流如何为汉字“寻根”?
文章插图

2020年12月,由中国文化研究会会长默公先生所著的《说文解字教本》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中新社采访人员 任海霞 摄
中国通眼中的“汉语温度”
“我常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符合逻辑的,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故事。”在汉字叔叔看来,学习中文,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神秘的东方语言,更是为了透过文字理解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理解,亦是走出偏见、走向认同的第一步。
在“汉字叔叔”眼中,每一位外国人学习汉语都有不同的出发点。而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各国都渴望更多了解和借鉴中国,而汉语无疑是更好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
据国家汉办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的4000多所大学、3万多所中小学以及4.5万余所华文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了中文课程。国外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近2亿。
汉字#东西问丨“汉字叔叔”西尔斯:中西文化交流如何为汉字“寻根”?
文章插图

2021年6月,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在线上成功举办。中新社采访人员 彭大伟 摄
西尔斯切身感受到双向的汉语热正不断升温。“我刚学习中文时,中国还是相对封闭的。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渠道都比较少。现在中国越来越开放进步,也让外国人有越来越多的理由学汉语、学汉字,来中国。中国人的脚步也遍布世界,在全球各地都有机会碰到中国人,也让外国人对汉语产生兴趣。”
这些变化,鼓舞着“汉字叔叔”继续研究汉字字源。他认为,中西方文字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字形和字源上,更体现了两地民众思维模式、行为处事、科学观念、道德法制观念的异同。这一切的差异,都通过“文字”这个载体展现和传承下来。
“了解汉字的字源,你就会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比如,有的字形象地展示了古代纺织、有的描绘了古代星象、有的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农业和家畜。每个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串起中国历史。”
汉字#东西问丨“汉字叔叔”西尔斯:中西文化交流如何为汉字“寻根”?
文章插图

2021年3月,北京,少年儿童利用周末时间学习甲骨文历史知识。中新社采访人员 侯宇 摄
“通过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汉字的造字由来,古人的所思所想,生动可爱,妙趣横生。”汉字叔叔说,这是与学习英文最大的区别,也是最大的乐趣所在。
西尔斯认为,如果不去深入理解每一个汉字背后的故事,就很难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你也可以靠死记硬背学习中文,但精髓就没了。”
在他看来,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差异是表象,文化的差异才是根源。
西尔斯举例说:“如果不学汉字字源,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倒着贴‘福’字。”
“在春节,中国人会放一个倒过来的福字在门上。他们把这个福字倒过来,表示容器存放的东西倒进家里面,也取谐音‘福到了’的意思。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西尔斯说。
汉字#东西问丨“汉字叔叔”西尔斯:中西文化交流如何为汉字“寻根”?
文章插图

2021年2月,重庆,西南大学寒假留校学生写福字迎新春。中新社采访人员 周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