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辫@叶永烈书房一张少女照,被客人误认为是女儿,一问后连忙尴尬道歉

或许不是所有的爱情开始时都很浪漫,但叶永烈和妻子杨惠芬却在“不浪漫”的相遇中携手半生,将生活过成了书里的样子,而他们所著的书,又大都来源于生活。

他们的相遇,始于1962年的一个夏日和一本书。

那一年暑假,即将满22岁的叶永烈从北京大学回到家中。而他的回归,让家人高兴不已,他们正盘算着,趁着这个假期把叶永烈的终身大事给定了。

在北大学习的叶永烈几乎天天将自己泡在图书馆中,他最大的爱好似乎就是上课和做实验,其它课余项目对他来说都显得多余。

麻花辫@叶永烈书房一张少女照,被客人误认为是女儿,一问后连忙尴尬道歉
文章插图

但这样“另类”的叶永烈却被《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曹燕芳看中。

叶永烈自小就十分喜爱文学,勤奋又聪明的他顺利考上了北大。但入学后不久,叶永烈的家中却遭到了变故,原本殷实的家瞬间变得一贫如洗。叶永烈便一边学习一边承担起了生活的压力。既然自己爱好文学,又对写作十分有兴趣,叶永烈便拿起了笔杆子开始写各种科普和散文,以赚取稿费。

机缘巧合之下,叶永烈参写了曹燕芳在编的一本书《碳的一家》。他在这本书里的文字风格活泼生动,就读于化学系的叶永烈更是将难懂的化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这一点,恰恰是《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的初稿中所欠缺的。

万事开头难,《十万个为什么》的第一版可难倒了这些编辑们。为了保证书里知识的准确性,

他们先是邀请了上海一所师范学校的7位老师撰稿,但他们写出来的内容太像教科书了,小朋友们不容易对其产生兴趣。

一位年轻编辑就想:要是让小朋友们来提问呢?那我们所写的内容不都是他们想看的了吗?

于是,小朋友们提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就汇到了编辑部这里:人是不是猴子变的?有的小孩为什么会长白发……

在罗列出这些问题后,编辑又考虑邀请一些文字风格轻松活泼的作者加入。于是,编辑曹燕芳就想到了叶永烈。

叶永烈接到这个任务时也很高兴,因为他从小就读苏联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孩子们的眼里,“十万个”代表着很多很多,所以这本书对年幼的他来说有很高的吸引力,而原版的作者伊林也成了叶永烈的偶像。于是,叶永烈欣然接受了这个写作任务。

麻花辫@叶永烈书房一张少女照,被客人误认为是女儿,一问后连忙尴尬道歉
文章插图
在叶永烈为他们写了几个“为什么”后,编辑部对叶永烈很满意。虽然他是个年仅20岁的在校大学生,但他在写作和化学专业上的能力却毫不逊色。最后,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共有947个“为什么”,而其中的326“为什么”都是叶永烈所写。他就成为了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中写作量最大的作者。

《十万个为什么》对年轻的叶永烈影响巨大。首先,写一个“为什么”他就能获得5元的稿费,在那个年代,1630元对叶永烈来说算是一笔巨款了。而且,《十万个为什么》一面世就因其包括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和生理卫生五个方面的科学知识,且文字风格又通俗易懂,因此在民众中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就连不少中老年群众也爱看这本书。这就让这本书的主要作者叶永烈的名字一时间变得家喻户晓了。

1962年夏天,叶永烈的表姐告诉他,要带他去相亲。而他的表姐也是相亲对象杨惠芬的恩师。

那一天,表姐带叶永烈去了杨惠芬的家里。杨惠芬一家人住在狭窄、简陋的小屋中,但一踏进这间小屋,叶永烈就被眼前的女子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