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传明|左手产业,右手艺术 “中国玻璃器皿之都”三面突围探索新玩法

闫传明|左手产业,右手艺术 “中国玻璃器皿之都”三面突围探索新玩法
文章图片

王潇在玻璃瓶上进行手绘 。
一桌一椅 , 一个玻璃瓶 , 勾线、贴花、上色 , 不一会儿玻璃瓶就在王潇笔下栩栩如生了 。
在玻璃上“作画”的王潇从老家贵州茅台镇来祁县工作已18年了 , 当年他来这儿的时候正赶上祁县玻璃产业大爆发 。 不过到现在他还没有习惯北方的干冷和各种花样的面食 , 中午他会到企业专门配备的厨房做一点家乡口味的饭菜 , 随便扒一口 , 就赶紧回到车间继续在玻璃上“作画” 。
就是这样的玻璃器皿 , 支撑祁县红海玻璃每年向阿拉伯地区销售数千万元的产品 , 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 。
“拥有80年历史的祁县玻璃器皿产业从生产儿童玩具、马灯罩起步 , 发展到今天酒具、茶具、咖啡具、蜡台、风灯、水升、果盘、糖盒、花瓶和工艺品等10余个系列8000多个品种 , ”山西晋中市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胡晓峰介绍 , “发展中也有过恶性的竞争、痛苦的徘徊、艰难的调整 , 近年来渐入佳境 。 2020年销售额达到37亿元 , 其中出口3.59亿美元 , 占据全国人工吹制玻璃器皿出口量的一半 。 ”
2012年 , 祁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称号 。 “左手产业 , 右手艺术 , 如何拿捏确实是一道难题 。 ”为此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深入祁县 , 在一盘盘高温熔炉之间还原这个县域特色经济的“艺术与人生” 。
传承
“吹出”的大产业 , 80后手工匠人成行业主力
“我是18岁初中一毕业就进入玻璃厂的 , ”看见采访人员的疑惑 , 闫传明赶紧改口 , “其实那时刚刚15岁 , 一开始只能做小工 , 后来做大工、班组长、车间主任 。 ”
抹了一把汗 , 闫传明招呼着采访人员注意安全 , 小心烫着 。 三盘1500多摄氏度的高温玻璃熔炉成三角形布局 , 工人挑着滚烫玻璃在中间穿梭 , 有吹、有滚、有敲、有磨 , 忙而不乱 。
闫传明|左手产业,右手艺术 “中国玻璃器皿之都”三面突围探索新玩法
文章图片

热火朝天的玻璃器皿生产车间 。
闫传明进一步解释 , 玻璃器皿生产这个行当一般都有十多道工序 , 每一道技术含量不一样 , 需要的工人级别也不同 。 而从小工到大工 , 需要经历多道工序 , 一开始洗瓶、包装 , 干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 到后来进入生产流程 , 打小泡、取料、滚料、吹玻璃、拉挺、捏底、靠底、炸口、磨口、烘边 , 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 。
这里是中国玻璃器皿生产中心祁县大华玻璃的一个普通车间 。 经过近20年的“跋涉” , 闫传明成了车间主任 , 他的月工资收入也从三四百元向上突破1.5万元 。
事实上 , 进玻璃厂工作成了祁县众多80后刚步入社会的选择 。 1984年出生的郭永兴已经是红海玻璃的车间主任 , 他16岁进入玻璃厂当小工 。 喜尊玻璃的车间主任马鑫鑫15岁入行 。 而大华玻璃领着高薪的车间管理人员就有12名 , 大多是85后 。
“2000年前后 , 祁县玻璃产业大爆发 , 就连学校里老师批评学生都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让你去吹玻璃’ 。 ”郭永兴回忆 。
同样是小学徒出身 , 现在已经成功创业的张文磊告诉采访人员 , 当初的“80后”纷纷进入玻璃器皿行业是因为2000年前后的祁县出路并不多 , 没有煤炭 , 进入社会后不去开大车搞运输 , 就得进玻璃厂当工人 。 也正是得益于当时产业的爆发 , 才使祁县手工玻璃的传承没有出现断层 。 曾经只是为了挣点钱养家糊口去吹玻璃的80后 , 今天已经成了主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