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许明杰评《哥特人》|“哥特”背后的西方历史

哥特|许明杰评《哥特人》|“哥特”背后的西方历史
本文图片

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 , David M. Gwynn, Reaktion Books, 2017
哥特|许明杰评《哥特人》|“哥特”背后的西方历史
本文图片

《从历史到传说:被“定义”的哥特》 , [英]戴维·M.格温著 , 曹磊译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鼓楼新悦2020年12月出版 , 298页 , 82.00元

在多年学习西方历史的时间里 , “哥特”一直是个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 说熟悉 , 是因为该词在西方历史文化的相关书籍中四处可见 。 以我所涉猎的专业——欧洲中世纪史为例 , 几乎所有教科书必会提及该词 , 特别是两个部分:一是活跃在四至八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哥特人” , 他们曾入侵劫掠过罗马帝国并建立起新的王国;二是流行于十二至十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 , 以高大宏伟、美轮美奂为突出特征 。 而且 , “哥特”一词的使用突破了中世纪历史范畴 , 还常用来描述现代以来一种带有惊悚或阴郁色彩的文化 , 涉及文学、影视、音乐与流行时尚等诸多领域 。 例如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伯顿的诸多电影作品便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 , 如《剪刀手爱德华》中黑暗诡异的城堡便是哥特元素的典型代表 。
哥特|许明杰评《哥特人》|“哥特”背后的西方历史
本文图片

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的城堡
然而 ,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常见词却又时常让人感到“陌生” 。 哥特文化虽然名为“哥特” , 却与“哥特人”并无直接关系 。 例如哥特式建筑并非出自“哥特人”的创造 , 因为此建筑最早流行于中世纪盛期 , 此时“哥特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早已在历史上消失 。 而流行于现代的哥特文化的诸多其他元素则更是与“哥特人”距离久远 , 也即“哥特”一词的本意与引申意之间的关联并不大 。 既然如此 , 哥特文化何以会有“哥特”之名呢?
英国学者大卫·M. 格温所著的《哥特人:消逝的文明》(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 , 下文简称《哥特人》)颇为详细地将一部“哥特人”从古至今的完整历史娓娓道来 。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涉及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哥特人 , 讲述了这个日耳曼人族群的兴亡史 , 即如何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迁徙到欧洲各地 , 而后入侵罗马帝国并在首领亚拉里克的率领下于公元410年劫掠罗马城 , 随后建立东哥特与西哥特王国 , 但最终不免王国灭亡、民族离散的命运 。 而后半部分则涉及哥特王国灭亡、哥特人作为独立民族消亡之后欧洲人如何认识“哥特人”的历史 。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 出现了对哥特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阐释 , 他们有时被描绘成“具有破坏性的野蛮人” , 有时则被誉为日耳曼人“活力与自由”的代表 。 而后 , 大众认知领域的“哥特人”印象距离历史真实的“哥特人”愈加遥远 , 由此“哥特”一词也逐渐脱离历史的范畴 , 在文学、建筑、电影、音乐与时尚潮流等诸多领域被大加演绎和发挥 , 进而形成了许多新的含义 。 作者通过追溯“哥特人”从古至今的历史 , 不仅完整地呈现了“哥特”一词的多重含义 , 而且也解释了该词本义与引申义相差甚远之根源 。

《哥特人》虽是一部通俗的历史读物 , 却出自专业的历史学家之手 , 作者系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历史系教授(Reader) , 著述颇丰 , 尤其擅长古罗马历史研究 , 因此对于曾入侵并促成罗马帝国衰亡的哥特人历史自然颇为熟悉 。 全书章节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 从古到今述说“哥特人”的发展故事 , 信手拈来的各类原始史料 , 以及正文之外包含的历史年表、拓展阅读指南与索引等栏目 , 体现出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以及理性的历史观 。 值得一提的是 , 该书的拓展阅读指南罗列了与篇章主题相关的各类重要学术论著 , 这些作品正是此书写作的基础文献 , 由此可见作者的学术品位 。 作者的行文也颇为讲究 , 在做到文字通俗流畅的同时也能不失严谨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