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许明杰评《哥特人》|“哥特”背后的西方历史( 二 )


有关“哥特人”的大部分研究作品往往只涉及其历史的一部分 , 甚至是其中很小的片段 , 虽然也有学术价值 , 但因缺乏整体性 , 故而不免会让读者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境地 , 也不能消除“哥特”一词为何会有如此多元复杂含义之疑问 。 而《哥特人》则是一部古今通贯、学科融合的历史 , 因此能够满足读者希望窥见全貌之需求 。 上文提到 , 该书包括两个部分 , 即哥特人真实的历史与哥特人作为独立民族消逝后留下的文化遗产 , 两个主题虽都涉及“哥特人” , 但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却存在鲜明的历史分野 。 前半部分在时段上大致涵盖四至八世纪 , 相关问题的研究往往带有浓厚的史学研究色彩 , 而后半部分在时段上则从十五世纪至今 , 因为涉及文化遗产 , 往往是文化和艺术研究的范畴 。 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说 , 作者格温突破自身的研究专长 , 并跨越专业限制 , 将后半部分的内容也纳入写作之中 , 从而形成一部“哥特人”从古至今约两千年的完整史 , 这种敢于尝试的勇气值得赞赏 。
不仅如此 , 这部作品还体现了“概念史”研究的韵味 。 “概念史”是二十世纪西方新史学的分支 , 其倡导者们强调语言中的“概念”类似于出土文物和历史典籍 , 亦是历史积淀的载体 , 通过研究语言中各类基本概念的形成、演变、运用及其社会影响 , 可以从新的维度揭示历史的变迁历程 。 “概念史”的研究主张同陈寅恪先生“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 具体到《哥特人》一书 , 作者便是围绕“哥特”这个概念 , 通过从古至今的历史式追溯 , 完整呈现不同时代对于“哥特人”的历史记忆之演变 。 特别是后半部分 , 作者结合近代以来西方世界的时代变化 , 特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后来的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工业革命、民族国家发展等重大历史事件 , 讲述了各国知识分子如何就“哥特人”的遗产进行再诠释 , 进而形成纷繁复杂的“哥特人”印象 , 而且这些印象距离历史上真实的“哥特人”也越来越远 。 真可谓往事越千年 , 词义见变迁 。 换言之 , 作者将“越千年”的西方历史与“哥特”这一概念的“词义之变”确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 因此《哥特人》一书不仅是一部“哥特人”的完整历史 ,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又是一部“哥特”视角下的西方史 。
作为一名西方中世纪史专业研究者 , 我阅读此书时又有特别的感触 。 四至八世纪哥特人的活动 , 包括入侵劫掠罗马帝国以及建立新的王国 , 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 此后哥特人作为独立民族已然消亡 , 但“哥特人”的历史却仍然在西方历史上长期产生重要影响 , 成为西方人挥之不去的长久记忆 , 一直持续至今 。 事实上 , 近代以来有关“哥特人”的历史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人中世纪观念的鲜明表征 。 文艺复兴的诸多知识分子曾将“哥特人”贬斥为罗马文明“残忍的破坏者” , 这些人也往往将中世纪视作“黑暗时代” 。 而反对者将“哥特人”塑造成日耳曼人“活力与自由”的象征乃至宪政的追求者 , 这批人自然也倾向于认为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 。 两派观点一褒一贬 , 虽然立场截然不同 , 而且彼此争论不断 , 但这恰恰说明“哥特人”以及中世纪在西方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作者在全书末尾总结说:“历史上真实的哥特人早已远去 , 但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如此广泛地存在 , 不可能完全消逝 。 ”这句话虽然是说“哥特人” , 但用来描述中世纪似乎也同样恰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