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许明杰评《哥特人》|“哥特”背后的西方历史( 四 )


上述这类翻译问题不仅限于第六章 , 实际上在其他章节中也普遍出现 。 除此之外 , 最让人困惑的是 , 译者不知出于何种原因 , 竟然会时常对原书内容随意阐发或修改 , 添加了许多“译者注” 。 当然这些注解也有积极作用 , 其中不少涉及专有名词的解释 , 确实有助于非专业读者理解全书内容 , 但是这些“译者注”中也不乏莫名其妙的内容 。 例如第3页注释1说“本书的理论基础是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 , 建议读者参考阅读福柯的相关著作” , 第112页注释1、第151页注释1再次提及了“知识考古学” , 但原书通篇只字未提福柯 , 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这两个概念也并未在正文中出现 , 可见译者全然根据自己的理解阐发 , 并不符合原作者的本意 。 此外 , 原书本来附有“名词索引(Index)”栏目 , 而到中译本中则变成了“重要译名对照” 。 同样让人不解的是 , 中译本的分段也同原书有较大差异 , 原来完整的段落往往被人为拆分成两个或更多零散段落 , 虽然更短小的段落阅读起来会更为容易 , 但此举也会切断原本完整的行文思路 , 进而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
【哥特|许明杰评《哥特人》|“哥特”背后的西方历史】《哥特人》一书中译本的这些问题并非个案 , 事实上我们在诸多外文翻译作品中也能或多或少看到 , 究其根源 , 实为当下速食文化盛行 , 审慎态度欠缺 。 我国图书出版界近来出现了引介翻译外文历史图书的热潮 , 其中既有专业的学术专著 , 也有通俗的畅销读物 。 这一现象自然令人欣喜 , 美中不足的是 , 这些译作的水准往往良莠不齐 , 许多质量一般乃至拙劣的作品充斥图书市场 , 不仅造成资源浪费 , 而且还会传播错误知识 , 贻害广大读者 。 引介翻译外文作品本是惠泽学林、造福读者之美事 , 但翻译工作不易 , 因此 , 不可不慎重 , 不可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