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蘅|大马神庙”见闻:于玉蘅拜师王瑶卿

编者按:梨园客 , 是李滨声老先生的笔名 。 滨老一生爱戏成痴 , 3岁学唱京戏 , 14岁登台 。 此后 , 滨老虽没能真正“下海” , 但戏曲始终是他心中的一片桃源 。 对于这位老票友来说 , 唱戏带给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少了浮躁” , “人生就像唱戏 , 成了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 , 一个人撑不起一台戏 , 没有拉弦伴奏 , 没有龙套配角 , 你唱不下去 。 ”
自儿时起 , 滨老便经年累月地出没于梨园之中 。 年少时 , 有一次他想要溜进园子里看戏 , 被看门的拦住了 , 一时窘迫 。 此时一位前辈便出来打了个掩护 , 说了句:“他是梨园小客 。 ”后来 , 这位梨园小客 , 便成了梨园客 , 在看戏、学戏、唱戏的过程中 , 也赏戏、画戏、记戏 , 在他的笔下 , 流淌着余韵悠长的梨园故事……
于玉蘅|大马神庙”见闻:于玉蘅拜师王瑶卿
本文图片

于玉蘅(前排左一)、李滨声(前排左二)与余声夫妇(后排)的合影
老北京前门外有一煤市街 。 煤市街的南端路东有一戏衣庄名“三义永” , 坐东朝西的那长巷名“马神庙” 。 庙早无踪影 , 而“大马神庙”驰名四远 。 原来京剧的老前辈王瑶卿的“古瑁轩”所在那里 。 梨园界为尊敬“通天教主” , 习惯称“古瑁轩”为“大马神庙” 。
“大马神庙”桃李成荫上自四大名旦梅尚程荀 , 下难计其数 , 当然皆为梨园子弟 。 但有一偶然例外:王瑶卿晚年收了一名外行徒弟(票友)为入室弟子 , 继承王派 , 竟成了王派最后的掌门人 。
于玉蘅|大马神庙”见闻:于玉蘅拜师王瑶卿
本文图片

王瑶卿剧照
“树由根脚起 , 水从源处流” 。 这话还得从“清音桌”说起 。
何为“清音桌”?原来是早年一种演唱京剧的形式 。 话说京剧发展到民国初年已经普及全国“南七北六十三省” , 长城内外的梨园界空前发展 , 爱好京剧喜好清唱的票友日多 。 有的不仅会唱选段(俗称“段活儿”) , 还有能唱包括“白口”全出的 , 并且加上“场面”(锣鼓伴奏) , 听着真成了一台戏 。 因为只有音响 , 不见彩唱表演 , 故名“清音桌” 。
“清音桌”最初只是京剧同好们 , 在自己的家里消遣 。 后来有的茶馆也办起了“清音桌” 。 上世纪三十年代起 , 北京有两个茶馆“清音桌”最红火 。 一个在西单商场名“桃李园”;一个在崇文门外路东一条胡同里名“青山居” 。 每天由午后至晚10点 , 风雨无阻照常活动 。
于玉蘅|大马神庙”见闻:于玉蘅拜师王瑶卿
本文图片

清音桌 李滨声 绘
“清音桌”原本顾曲消遣的产物 , 想不到对京剧还起过特殊的作用 , 有段佳话笔者略知其实 , 谨就记忆随笔如下 。
“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次年春天 , 有一个来自关外的小青年在青山居唱了一出《女起解》 , 引起梨园界的注意 。
俗语说“厨子靠汤 , 唱戏靠腔” 。 一般学唱京剧都注重学腔 , 而该青年的唱体现全了“字、劲、气、味” , 为在座的内行惊讶不已 。 特别是其嗓音条件好的程度极为罕见 。
这情况传到“大马神庙” , 王瑶卿竟要召见以测究竟 。
约是两天后的上午 , 该青年由人引导走进了“大马神庙” , 经引荐向王瑶卿施过礼后 , 紧张无所措 。 倒是王瑶卿主动问他为什么喜欢京戏……然后让他唱几句听听 。 他紧张起来 , 不敢唱又不能不唱 , 因胡琴已响起 。
他唱了《女起解》上场那四句便停下 , 王瑶卿让他往下唱 , 他壮了壮胆子接唱了“辞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