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独家专访|当科幻遇上考古,会迸发怎样的火花?郝景芳推出新作《宇宙跃迁者》( 二 )


文章插图

新书装帧
自此之后,她就在酝酿《宇宙跃迁者》,想写宇宙文明的产生。读研究生期间,郝景芳开始对中国古典文明产生兴趣。从2016年到2021年,为了把《宇宙跃迁者》写出来,郝景芳一直在默默学习,积累相关的细节知识,用了两年时间研读心理学,两年研读考古学和青铜器,中间得到一些专家朋友的帮助,带她去殷墟走访,给她讲解研发中的新科技。
最近一年,当她看到了宇宙物理学论文,阐述“ER=EPR”,她说,那是到目前为止,让她最怦然心动的理论文章。“ER”是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虫洞。“EPR”是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佯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子纠缠。这篇物理论文的核心宗旨是:纠缠的黑洞可以打开虫洞。这种意外的关联给了她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大体建立了宇宙文明体系之后,她仿佛看到了地球文明未来的整体轨迹:从偏安一隅的宇宙角落,逐渐步入宇宙文明体系旋涡中,危机共遇,险中求生,顽强自省。
2021年,郝景芳动笔写小说,五年酝酿,两个月写作。

她开创了绝无仅有的世界
【郝景芳是继刘慈欣后
中国第二位“雨果奖”获得者】
未成名前,刘慈欣曾鼓励过郝景芳。那时,她拿着写完的《流浪苍穹》参加一次科幻行业的笔会,没有收到任何回应,非常沮丧的郝景芳,一度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中。然而几个星期后,郝景芳收到唯一一封信,信中说:“你创造的世界绝无仅有,你的小说中有一种别的科幻作家没有的色彩,就像消失很久的金色夕阳又回来了……”发件人,正是刘慈欣。
不得不说,刘慈欣慧眼如炬。郝景芳创造的世界,的确绝无仅有。2016年,郝景芳凭借着小说《北京折叠》斩获国际科幻大奖雨果奖。时隔五年,郝景芳推出了长篇小说《宇宙跃迁者》。
读者在这本书中,不仅可以读到大量关于未来前沿科技的畅想,更有大篇幅提及考古研究相关内容,比如:埃及金字塔、殷商青铜器、秦始皇陵、良渚玉琮、三星堆文物。
“在他们刚刚出来的小门两侧,有两座金属像,长脸、粗眉、巨鼻、纵目——他立刻想起来为什么金属‘神树’会让他们觉得似曾相识——和这金属像一样,都太像三星堆器物了……这里是哪里?为什么会有神树?为什么会有三星堆青铜像?”
这是书中的一段内容。除此之外,书中还将解开青铜器纹饰之谜,以及秦始皇收天下铸造的“十二金人”究竟去了哪里。郝景芳带领读者穿过一条人类壁画历史的长廊,看到四万年前的红色水牛图案、山洞岩壁上的疯狂舞者;古埃及圣殿上的戴着奇怪配饰的圣徒;伏羲和女娲充满禁忌感的画像;到古希腊神庙中的众神,以及玛雅人的玉米神和太阳神壁龛……再到中世纪的神像和天使……书中融入大量国学经典,儒家、墨家、法家,百家争鸣,在刚硬冰冷的科技中,嵌入悠长精美的古典神髓,不得不说,这是继电影《流浪地球》后,又一部“中国味”的科幻作品。
文明!独家专访|当科幻遇上考古,会迸发怎样的火花?郝景芳推出新作《宇宙跃迁者》
文章插图

郝景芳
有读者认为,郝景芳的小说没有太多气势恢宏的“硬科幻”元素,作品的真正内核是成长、青春、自我反思,以及对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刘慈欣恰恰认为,这也是郝景芳的优势:“她的作品和其他的科幻作品相比,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特点——她把我们主流的、常见的科幻题材洒上了一层很诗意的阳光。这种诗意让人感觉到既有古典的味道,也有现代、前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