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皇后@范仲淹: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境界

公元1046年9月的一天,在河南邓州,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一位双鬓斑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和几位诗友在花园里赏菊吟诗。
这时,他收到远方好友——腾子京的来信。
好友邀请他给江南名楼——岳阳楼作记,信中还附有“岳阳楼”的草图。
他看着岳阳楼的草图,慢慢陷入沉思。
他的耳边好像传来洞庭湖水奔腾澎湃的声音,势如千军万马;
他的眼前仿佛看到洞庭湖水涨满与四岸 齐平,气吞万里长天的包容和博大。
他被声势浩大的气浪包裹着,他只觉得有一股激流注入笔端,喷薄而出: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波光粼粼、浩浩汤汤的洞庭湖风光,在他的笔下,一览无遗。
波澜壮阔、气势雄浑的洞庭湖,又何尝不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宦海沉浮,他几经贬谪;然而无论境遇如何,他泽被苍生,造福万民的心愿,从来不曾改变。
写到最后,他已是踌躇满志,感慨不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郭皇后@范仲淹: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境界
文章插图
这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就是北宋宰相范仲淹。
欧阳修称赞他: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郭皇后@范仲淹: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境界
文章插图
不为宰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幼年孤苦无依,他两岁丧父,后跟随改嫁的母亲到山东的一户朱姓人家。
长大后,范仲淹听说了自己的身世后感动不已,他立志发愤读书,救国救民。
他辞别母亲,到离家不远的醴泉寺,进行全封闭式的苦读。
每天晚上,他都是一边煮粥,一边读书;等粥煮好时已是深夜,他便和衣而卧。
第二天早上起来时,锅里的粥已经凉透凝固成一整块,他把粥划为四块;早晚各两块,在配上野菜,就是他的一日两餐了。
清苦自律的生活,培养了他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有一次,范仲淹听人说,附近的一个祠庙问事占卜很是灵验。
他不由的心里一动,决定前去占卜。到了大殿,他焚香祷告,虔诚叩拜。
范仲淹在心中默念:我想有朝一日成为宰相,不知能否得到神明的指示?
祈祷完毕,他开始掷杯筊。杯筊落地,结果却不如人意。
范仲淹想了想,跪下来,对神明说出了自己的第二个愿望:既然我不能当宰相,请神明指示,我能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他默默祈祷完毕,再次掷杯筊。看到结果的那一刻,他又叹了一口气,还是未能如愿。
郭皇后@范仲淹: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境界
文章插图
回去后,朋友见他情绪低落,就问他原因。
【 郭皇后@范仲淹:在最低的境遇里,活出最高的境界】范仲淹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朋友听。
朋友说,你作为读书人求取功名,想当宰相的愿望,我可以理解;但我不明白,你为何还有做医生的愿望?
范仲淹郑重地回答:
我的理想是当宰相来辅佐贤明的君主,学以致用,让天下所有的百姓生活安定富足。
既然神明指示,我当宰想的愿望不能实现。那么退一步来讲,为天下百姓服务的职业,除了做医生,似乎没有其他更适合的职位。
在范仲淹的心目中,无论是做宰相,还是做医生;造福万民、泽被苍生的志向从来都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