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90后作家·访谈|李唐:写诗、写小说,追问存在的意义( 三 )


澎湃新闻:然而你已经把自己最本质、最私密的东西呈现给大家看了?
【新闻|90后作家·访谈|李唐:写诗、写小说,追问存在的意义】李唐:我觉得现在我的身份跟写作者绑得有点太近了 。 我身边人不管从什么渠道都知道我写东西 , 所以 , 我平时生活中也会尽量淡化自己写作这一面 , 很少去聊写作 。 有时候看那些东西也会觉得很陌生 , 可能自己当时的想法 , 要进入到那种状态才会感同身受 , 而在平时的生活里你又是另外一个状态 , 会被自己吓到 。 这很难说清 , 如果一下就能说清的话也没有必要去写作或者虚构了 , 所以只能是泛泛谈一下 。 当然也是我小时候想象力比较丰富一点 , 这可能有点天生 , 我小时候是班上最爱走神的学生 , 老师每次请家长来都是说我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 我当时看到一个东西 , 比如墙上一块斑点、各种花纹什么的 , 就会特别入迷 , 觉得比老师讲课要好玩多了 。 现在也是 , 我就特别容易出神、游离 , 游离在一个场景里面 。 后来查了一下 , 有一种类似于白日梦的心理病症 , 不是特别严重 , 就是特别容易在平时生活中出现一些幻想 , 好像叫什么“不适应性的白日梦” 。
澎湃新闻:为什么从写诗转到写小说了?
李唐:诗歌还是太紧绷了 , 就像神经一样 。 当时——大概高三高二左右 , 读到像余华、苏童这些先锋作家 , 同时也有卡夫卡、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 都是在课上套着一个封皮偷偷读着 , 就特别激动 , 跟我当时看诗歌一样 。
小说跟诗歌不一样的地方 , 就是小说有一个空间 , 你可以到这个空间里面去游荡、漫游 , 有一种玩的性质 , 很放松的感觉 , 包括你构造一个世界 , 就像小孩喜欢拿玩具去构造一个世界一样 。 张爱玲也是这样的 , 记得张爱玲小时候就想象过一个游乐园 , 然后她就想写那个游乐园 , 其实就是构造一个自己虚构的世界、精神的世界 , 在那里面你就像上帝一样 , 搭造你自己的东西 。 但是诗歌不行 , 诗歌里你不能有废话或者说闲笔 , 它完全就是一个浓缩的东西 , 就像榨出一滴油一样 。 小说可以漫游 , 包括让读者在小说里漫游 , 就像我喜欢的一个作家雷蒙德·钱德勒 , 喜欢他的《漫长的告别》 , 他就说 , 他喜欢写可以让读者在里面散步的小说 , 虽然有故事情节 , 也有很多的发展 , 其实是构造了一个世界 , 在这个世界里面你可以去触到各个层面 , 他的衣食住行、他接触的人、当时的社会状态 , 或者说他的爱好 , 他喜欢的音乐、喜欢的烟之类 。 除了主线情节以外 , 你也可以完全游离开到别的地方去看一看 。 我特别喜欢这种状态 , 所以会去写小说 , 我自己也想去漫游 , 也想让读者在里面多漫游一下 。
澎湃新闻:那像余华、苏童、卡夫卡、马尔克斯这些作家 , 你特别喜欢哪位?
李唐:卡夫卡是一直喜欢到现在 , 觉得他是我的老师——也不敢说老师 , 我想应该说他提供了一种文学的可能性 , 不管是对我的叙事结构还是语言都有很大影响 。 包括他对文学的态度 , 他在日记里说自己每一块脂肪燃烧都是为了写作 , 我当时真的感觉他是一位文学的圣徒 。 他塑造的那个世界也是 , 《城堡》、《变形记》、《乡村医生》 , 他塑造了一个卡夫卡宇宙 , 你可以像在一个迷宫里一样闯荡 , 你也可以看到你自己 , 反观自己的写作 。 他是我的一个理想 , 是我希望能达到的一种状态 。
其实 , 卡夫卡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很风趣幽默的人 , 我专门去看过他的传记 , 他人缘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