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女心理师》大火,病人竟是我自己?

《女心理师》开播即得到广泛关注 , 女心理师贺顿和电台主持人钱开逸 , 不断探索 , 并治愈那些心里有困扰却无法排解的问题人群 。
与其说大家对于心理学这一职业领域充满好奇 , 倒不如说 , 我们每个人 , “多多少少都有点病” 。
服务|《女心理师》大火,病人竟是我自己?
文章图片

就在前两天 , 这部剧还带着 #看完女心理师我妈道歉了#冲上热搜 , 在这个话题下 , 我们看见了众多家庭亲情问题的缩影:

· 孩子控诉父母控制欲太强不尊重孩子意愿
· 随意打骂家庭暴力
· 把自己当做他们寄托梦想的工具……
当然 , 也有父母愿意反思 , 表示下次进孩子房门前都会先敲门获得同意 , 不再随意翻看孩子的东西等等……
服务|《女心理师》大火,病人竟是我自己?
文章图片

一个电视剧中的线索 , 引发了如此大的群体讨论 。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我们 , 从小到大 , 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 , 在每一段关系中 , 大概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经历点什么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
但这些问题总得解决啊是不是 , 如同剧中不同的“患者”都希望主角给予他们心理诊断和帮助一样 , 我 们这些内心的症结 , 都需要我们“对症下药” , 而对症的第一步 , 就得从了解自己开始 。
你得先知道 , 自己到底怎么了 。
了解自己怎么了
人类大部分的冲突和争论都源于人们过于关注自己的意见而并非去寻找问题的真正答案
——《社会心理学》
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的三句箴言 ,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
人们对自己剖析与了解的尝试 , 千百年来从未停止:从占星卜卦、星座学说到各种各样的性格测试……试图通过几十道选择题获得一个看似“权威”且独特的个人判定 。
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我是否超过了大多数人?
我们总在用一些方式证明自己的稀缺性和独特性 , 想要获得一些看起来自觉优质的标签 。 如果测试后的结果不如人愿 , 我们会主观上觉得“不准” , 或者想要通过更改一些选项 , 试图改变判定结果 。
服务|《女心理师》大火,病人竟是我自己?
文章图片

这种潜意识里的“侥幸”也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比如:
“再打完这一把游戏就睡 , 这把一定能赢”
“下午5点才交稿 , 我早上刷会剧 , 2个小时一定能写完”
“这个月先借一笔小额贷款买买买 , 下几个月分期一定能还上”
间歇性踌躇满志 , 经常性侥幸心理 , 每年开头的立的flag到了年底查收发现无一完成 。 道理都懂 , 但在既有事实面前 , 我们为什么总是重蹈覆辙呢?
这其实就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概念:自我服务偏差 。
所谓自我服务偏差 , 其实就是一种对自我的盲目自信、盲目乐观 。 而且 , 为了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 我们还会在无意中扭曲对客观现实的认知 , 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
除了热衷于给自己立收不回的flag , 自我服务偏差还会让我们觉得 , 自己一定比别人强 。
所以在很多社会新闻下面 , 我们常常会看见很多“键盘侠”和“事后诸葛亮” , 对着当事人的不完美处理疯狂“输出” , 自信地觉得如果换成自己 , 肯定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