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女心理师》大火,病人竟是我自己?( 二 )


服务|《女心理师》大火,病人竟是我自己?
文章图片

美国作家戴夫·巴里总结得好 , 他说:
“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 , 无论年龄、性别、种族、经济地位或宗教背景 , 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 , 我们比普通人要强 。 ”
与“自我服务偏差”十分相像的另一种心理叫做“焦点效应”: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 , 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
比如上班的时候衣服穿反了 , 表演的时候忘词卡壳了一瞬间……尴尬癌晚期病患们常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尬住 , 然后一整天都在反复咀嚼品味自己不堪回首的“钻地缝”时刻 。
《社会心理学》又会告诉你 , 大可不必如此 , 因为……根本没人在意 。
听起来好像有点“毒鸡汤” , 但是你仔细想想 , 今天身旁的同事/同学穿着什么衣服、戴了什么饰品、又穿着什么鞋?是不是一时很难回答上来?就像我们对他人并未保有很高的关注度一样 , 其他人也并没有那么在意我们 。
当我们盲目自信时 , 看自己往往带有美化滤镜 , 同理 , 如果我们把自己放置在焦虑和与他人的对比之中 , 又容易不断否定自我 。
“当局者迷” , 在与自己相处的过程当中 , 我们不妨跳脱出过度主观的桎梏 , 站在第三方视角 , 透过表面的情绪传递 , 找到自己在“盲目乐观”和“过度自卑”中间适度的位置 , 看见真实的自己 。
观察别人怎么了
“我们对自己的判断感越不确定 , 我们就越容易受他人影响 。 做一个积极的聆听着和批判性的思考者吧 。 强迫自己与之争论!”
——《社会心理学》
但 , 我们“自己”是不可能完全独立存在于社会的 。
人类作为社会性的动物 , 都希望和其他人产生所需要的关系 , 得到别人对他们的认同 , 好获得归属感 。
当一场演讲结束时 , 前排的赞赏者一波接着一波地起立鼓掌 。 如果你完全get不到演讲的内容 , 并不想表达自己的支持 。 但当起立鼓掌的浪潮扫过时 , 你还会独自坐着吗——成为少数与众不同者 , 真的很不容易 。
服务|《女心理师》大火,病人竟是我自己?
文章图片

社会意识会影响处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 。 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 会因社会情境的不同 , 而有所不同 。
拿刚刚演讲的例子来说 , 如果你迫于周围的环境也起来违心地鼓起掌来 ,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 , 但它并不可耻 。 与群体里其他人同喜同悲 , 这给人传达出的信号是 , 你是“自己人” , 而一旦你被周围的人当成自己人 , 那你就是安全的 。
再比如审美 , 如果你身在唐朝 , 大概率会以胖为荣 , 而在遍地都是“A4腰”“锁骨放硬币”“白幼瘦”传播内容的当下 , 你可能会下意识认为苗条才是美的标准 。
所以在后来逐渐反对“身材焦虑”的各种发声中 , 我们能够看到对于有些媒体宣传单一审美的批判 , 也能够看到更多元化的 , 更注重健康状态的美感展示 。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说 , 这也是不同的环境舆论 , 在互相抗衡 。
服务|《女心理师》大火,病人竟是我自己?
文章图片

“单一审美”“刻板印象”“随意贴标签”“地域歧视”……
人人都知道这些是贬义词 , 但面对无数的群体事例 , 又往往会陷入其中 。
也许我们不能立即抛下固有的偏见 , 但也许能够尽量在每一件事情发生时 , 具体事件具体分析 , 给出清醒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