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一年正月一十一日 , 司库常保奉旨着照宜兴钵样式 , 交与造烧瓷器仿样将钧窑、官窑的霁青、霁红钵各烧造些来 , 其钧窑的要紧(造字3360号)” 。
上述史料既说明宫廷对仿钧的重视 , 又说明唐英仿钧之时 , 禹州的钧窑或许可能有少量的烧制者 , 但已不能生产相样的钧瓷了 。 《大清统一志》(乾隆本)记载:河南许州府土产 , 瓷器出禹州神后山 。 《禹州志》(道光本)中也说:“州西六十里 , 乱石山中 , 有镇曰神后 , 有土焉可陶为瓷 。 ”“古钧窑多在方山、涌水、蓝水之滨 , 而治北扒村亦有遗址 , 故不止一处也” 。 可见当时禹州神后主要生产“土产”粗瓷器 , 古钧窑已成历史“遗址”而未恢复 , 故窑变宋钧瓷仍被视为珍宝 。 清乾隆皇帝对宋代名窑更是喜爱有加 , 他一生作有关陶瓷诗文就有199首 , 其中题钧瓷诗9首 , 这些瓷器一向被视为“宫廷秘宝” 。 1927年前后 , 北京西华门内廷古斋古玩铺收进一宋钧窑碗 , 表里均天青色有霞斑片点 , 是内刻有清乾隆御题诗文“青器欣在北宋传 , 阅年八百尚完全 。 寰匡底用以铜锁 , 口足原看似铁坚 。 摩抚天成岂茅蔑 , 万规月样似团圆 。 柴瓷罕见兹称古 , 望古因之意睾然 。 ”古陶者学者称此钧碗为世间无二至宝 。 “此碗后来辗转为北新桥汪家胡同衡子中所有 。 衡一生最喜研究古陶瓷 , 收藏也很丰富 , 自号”陶痴“ , 曾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的陶瓷专门委员多年 , 对御题计议很熟悉 。 得此碗后 , 曾在”“澳书画古玩展览会”中展出 。
由于清代宫廷对钧瓷的编爱 , 使清代仿钧之风盛行 , 仿钧之风给钧瓷的恢复与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
四、清代后期钧瓷的萌动
清代末期 ,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 山河破碎 , 百业荒废 , 中国陶瓷业惨遭严重打击 。 为了挽救我国的陶瓷工业 , 民族工商业者在清政府提倡的“振兴实业”口号下 , 在中国陶瓷手工业中进行了一些改革 , 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和公司 。 光绪三十年(1904年)到宣统二年(1910年) , 中国先后建起了7个新式瓷厂 , 以后又建起了不少的瓷厂和公司 , 神后的“钧兴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 同时 , 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商大贾纷纷来到中国 , 使中外爱好古陶瓷文物的收藏家日渐增多 , 仿古器物因此应运而生并大量涌现 。 这一仿古这风的刮起 , 对钧瓷的复苏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 。
清光绪五年(1879年) , 禹州神后镇陶工卢振太、卢振中及振太之子天增、天福、天恩兄弟三人 , 受古玩商人高价收买宋钧的影响 , 立志恢复钧瓷 。 他们跋山涉水 , 在神后附近找矿寻料 , 用当地原材料 , 经过多年反复试验 , 终于以氧化 为着色剂 , 在氧化焰中烧出孔雀绿和碧蓝相间的仿钧器物 。 而后 , 由于经常与外界人士接触 , 他们又借鉴他人经验 , 在天青器上创烧抹械、飞红加彩新工艺 , 但红彩是铭锡红色料 , 故彩斑较暗较呆滞 。 后来他们又在釉料中加入金属铜成分 , 并用捂火(还原焰)烧制方法 , 用风箱炉 , 烧制小件仿宋钧瓷 , 虽规模小 , 产量少 , 但取得了成效 , 积累了经验 。 卢氏第三代艺人广同、广东、广华、广文等为恢复钧瓷矢志不移 。 在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和试验中 , 曾卖掉良田和瓷窑 , 终于使久已失传的钧瓷于光绪年间重现于世 。 其后 , 神后钧窑逐渐恢复生产 , 并发展至十余家 。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 禹境大旱 , 卢天福贫病而死 , 其子侄辈仍坚持烧制钧瓷 。 卢家钧瓷为中国钧瓷的恢复和发展开辟了光河 , 故称之为“钧瓷世家” 。
- 云梦泽#古代诗句中出现的那些好听地名, 真的甩现代地名几条街吗
- 翡翠|翡翠市场的那些不靠谱传言,你相信了几个?
- 玉兰@著名花鸟画家林兵:那些追逐“花容月貌”的往事与传说
- 卓木强巴$《玛雅三千年》:揭秘玛雅文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喝咖啡$洪晃:说说我父亲,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每天开着轿车去喝咖啡
- stmutfpc1800&秦香莲,72岁,状告——舞台上唱错了词的那些笑料
- 桃花|绝美惊艳!诗词中的那些古词雅称
- 亨利·大卫·梭罗|那些看起来躺得最平的人,往往最不服从
- 戴玉@大街上那些10元一个的手镯是从哪里来的小贩道出实情
- 选调生|公司那些不干活的闲人,不但不会被开除,还领着高薪?真相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