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学习心得|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心得!学习心得|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文章插图
心得!学习心得|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文章插图
1
2021年5月至6月,著名实证型学者、生命学家潘麟先生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完整讲授了王阳明传记和《传习录》。现由东方生命研究院将其精心制作成“阳明心要”系列课程,以公益行和视频课程等方式面向大众。
学员们在参加完学习后,陆续分享了自己学习的体会和心得。即日起,本平台将择优发布相关文章,期望更多的人能借此走进阳明心学,自觉践行“致良知”之教,敬请关注。
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文/于秉良
机缘巧合,在一位学长的引荐下,我有幸聆听潘麟先生讲授的“阳明心要”,豁然醒悟!
对于阳明心学,鄙人早有接触,但认知粗浅,始终未能窥其全貌,对于其思想精要也认识浅薄。在为期两天的儒家经典公益行——阳明心要课程中,潘麟先生高屋建瓴,旁征博引,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生动的譬喻为我们展示了儒家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脉络,既揭示了当代阳明心学研究的弊病,又彰明了阳明心学乃内圣心法的要义。其解说之精辟,令人叹为观止!
先生纵横五千年、贯通中西的大历史观,令人眼界开阔;
先生因中国儒家的没落而悲悯无限的情怀,令人泪目;
先生对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之别鞭辟入里的分析,讲到精妙处,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两天的课程学习下来,我没有感到丝毫困倦,甚至没有任何走神,几乎是全神贯注,如痴如醉,越听越清醒,越学越喜悦。这种喜悦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来自生命深处的,持久而深刻。随后的这几天,先生授课的精彩片段依旧萦绕在际,清晰悦耳,乃至夜里做梦也绵绵不绝,整个身心充满喜悦。
先生讲到自上古先贤,从尧、舜、禹到孔子,再到王阳明,一直心传着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圣圣相传,根脉不断,正是儒家的精髓,儒学的正宗。后世儒学都不过是对这十六字心传的践行和注解。古圣先贤当年的思想言论一定不止于此,那卷帙浩繁的儒学何其广大,何其磅礴,为何唯独这十六个字被如此重视,且口口相传至今呢?
心得!学习心得|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文章插图
大道至简,盖因这十六字心传是上古时期圣贤们明心养性之法,是最精要的概括。到了王阳明这里,更是把儒学浓缩成了一个“心”字。儒学即“心”学。那么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是什么?阳明在龙场悟道,究竟悟到了什么?他的“心学”里的“心”到底是什么?这个“心”与“人心惟危”的“心”有何异同?与“道心惟微”的“心”又有何异同?听了先生的课,我终于有所领悟。
“人心惟危”,“人心”是说每个人的身心所见都是基于后天的、形而下的、止于感性和知性的经验智慧认知,而这种认知是极其肤浅的、片面的、局限的和虫洞化的。事实上,在经验智慧里,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坐井观天”,每个人都困在自身经验智慧的“井”里,却以为自己看到的“天”就是全部,极其可笑。以这种局限的所见来指导我们的人生,是极其危险的,犹如在沙漠里盖楼,根基不稳,终将倒塌,所以说“人心惟危”。阳明先生所传“心学”之“心”自然不是指这个“人心”。
而“道心惟微”中的“道心”,则是说能够体悟大道,或者说与道合一的“心”,是德性、心性,是与生俱来的、通透光明的“明德”之心。《大学》第一句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德”指的就是“道心”。“明明德”就是彰明内在的德性,让心光明,止于最美好的境界。“道心”之“心”是先天的、形而上的、理性的先验智慧。这与老子描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的“道”本为一体,也与佛经中说的“空”不谋而合。凡夫俗子只把身心之眼耳鼻舌身意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当作自己,乃至当成生命的全部,而对于那个与生俱来、无所不生、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道心”竟然一无所知。芸芸众生,终其一生都在舍本逐末,碌碌无为,迷惑其中,无明而终,不免令人唏嘘!可见,阳明心学的“心”正是“道心”,而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