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学习心得|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二 )


芸芸众生之所以不知“道心”,只知“人心”,是因为“道心”是“惟微”的,不容易把握。《道德经》中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也可衬托出“道心”之微妙。“道心”只可以内悟,无法向外求得。向外求,越求越远;向内求,瞬间可达。当年,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通达的就是此“道心”。
虽然“道心”如此微妙,深不可测,但并非无法企及。如何能够通达“道心”呢?十六字心传讲得很清楚:惟精惟一!十六字心传前两句是对“人心”和“道心”的描述,以“人心”的“危”衬出“道心”的“微”。“惟精惟一”则是达到“允执厥中”的不二法门。“惟精惟一”可以称为“精一”工夫,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学达性天,将所有的一切都转化为“一”,此时就得“中”了。
心得!学习心得|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文章插图
“中”是什么?《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程颐对此也作了深入的表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3]中庸的“中”与十六字心传“允执厥中”的“中”一脉相承,描述的就是那个天下的正道,是一种“未发”的状态,也就是“惟精惟一”的“一”。而得“一”的过程在于“精”。这里的“精”是工夫,而“一”是主体。“精一”的过程正是儒家所讲的“下学上达,学达性天”。“下学”为工夫,就是“精”;“性天”为本体,就是“一”。
“允执厥中”是“惟精惟一”的结果;“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结果;“致知”是“格物”的结果。由此可知,自古圣先贤以来的儒学传承是一脉相承的,其道一也,是一不是二。
儒学起源于上古文明,经尧、舜、禹等,传承到孔子编辑整理,再到春秋战国以孔孟为核心的儒学后人不断发展,终成中华文化的主要流派。到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更是成为皇家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历经数朝而屹立不倒。直至南宋,通过程朱之手,儒学再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之后一千多年直至清朝灭亡的数个朝代亿万学子的教科书。
可以说,儒学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禀赋。可自“阳明心学”以后五百年来,儒学不断没落,乃至遭到批判和唾弃,甚至无人问津。儒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不能不令人深思。
通过本次儒家经典公益行——阳明心要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儒学的本质乃是“内圣”之学,即通过内省和践行,向内探寻那个与生俱来的天性(或曰“德性”“自性”“良知”“仁”)。当我们找到了这个自在的、自生的、自明的、自觉的、自得的天性之后,生命自会朗现光明。须知生命自身是光明的、圆满的,用佛家的话说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只是普通人肉眼凡胎,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遮蔽了生命自性的光芒,使得我们颠倒妄想,舍本逐末,终日执著于外物,而愈行离自性愈远。当一个人修为达到“内圣”之境,即心性彰显了,彼时生命光明了、通透了,黑暗自会消失,烦恼立即不见,生命的终极解脱当下实现。这才是儒学追求的终极境界。
心得!学习心得|人生是一场觉醒的历程
文章插图
朱熹终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虽把整个四书全部重新注解整理,但他却曲解了古圣先贤的儒学精髓,将“内圣”之道导向了“外王”之学。朱熹所讲的“格物致知”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虽然字字不差,但是方向和境界却是天壤之别。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形而下的、向外求索的,研究的是心外之物。他将“心”和“理”完全分开,形成二元对立的格局,积累的是后天经验智慧,发展出来的是自然科学。可惜生不逢时,朱熹先生的“格物致知”不仅未发展出自然科学,反倒将儒学的根本丢了,无意之中荼毒学人,贻害了后世近千年,可谓祸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