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立杨|品读丨伍立杨:时间深处的生命心影——雍也《远道而来的诗经》书感( 二 )


关于汉民族歌舞的起源、蔓延、变异 , 式微的全过程 , 对人心、人性的影响 , 以及其传统伦理的载沉载浮的关系 , 尤其对于先民的舞蹈传统的衰微之因果关系有着思入微茫的辨析 。
无论是考证、辨析、探寻还是追踪、拷问 , 随时随地 , 自然而然 , 如水泄地 , 展现出作者作为一位诗人、作家、思想者的特殊禀赋 , 也即他整部著述考析本身是一种创作 , 而其创作的优长又化为叙事的笔触 , 深入到文章的每一细部 。 这种创作型的研究就其独到的文体风格而言 , 可谓只此一家 , 别无分店 。 创作类文字的楔入 , 对于研判、辩证而言 , 尤有画龙点睛之效 。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非常丰富美丽 。 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 , 像春天原野上粲然绽放的花朵 , 摇曳生姿 , 令人顾盼流连;像夜空熠熠闪光的星星 , 眉眼含情 , 令人神往着迷;像悠游于天地的清风白云 , 自由自在 , 令人心生艳羡;像出没于山川大地的精灵仙子 , 倩兮盼兮 , 令人心旌摇动 。 ”
然而“清风流水”遭遇“以礼杀人” , 遭遇存天理灭人欲 , 其间的代价 , 对后世的生存 , 人心的走向 , 具毁灭性打击 。 以此回望诗经时代那“女性的一个当之无愧的黄金时代” , 在作者的反复申说之下 , 则尤为警切 。
与前人解诗大异其趣 , 乃因其解读系从人心、人性、人情出发 , 例如解读《丘中有麻》《草虫》《野有蔓草》的异同 , 意义解读系为后人戕害 , 大动手脚 , “加班加点做了个焊接”……而得出结论 , “《丘中有麻》绿色无公害 , 其实不然 。 ”直指要害 , 确乎是关乎痛痒的解读 。
诗经中所涵盖的饱满旺盛的生命力 , 幻化为作者笔下的精神气度 , 其中自然包含着作者的知识学养的深度 , 灵魂境界的高度 , 情商的宽度与密度 。 用布封的话说 , 就是:风格即人 。 文章的厚度 , 来自于他的博览群籍和悉心观察;判断的精切 , 来自于感悟之深和眼光的犀利 。 以文学化、通俗化的语言叙述、判断 , 以颇具力道的幽默的笔调讲述历史 , 亦谐亦庄、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历史内涵 , 以设问的方式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 就接受美学而言 , 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既有高屋建瓴的联类解析 , 也有单个个体的详尽解剖 。 散文的、诗意的笔触用之于描述 , 与史家或前人论断相嫁接 , 获得高度的融合 。 《打开一首诗歌的钥匙》引闻一多之说 , 并对照前人论断而加以引申 , 牵连既广见解尤为敏锐精辟 。 “爱情 , 也只有爱情 , 才是打开这首晦涩难懂诗歌的钥匙 。 ”
哲学的深而宛 , 美学的悟而透 , 社会学的广而杂 , 人文地理的野而逸 , 各种俚语、歇后语、新典故 , 有机放置于叙述的字里行间 , 忽起忽落 , 信马由缰 , 效果极佳 , 即在深切的判断结裹之中 , 忽有幽花照眼的明亮 。 气势和深刻之外 , 别有一种诙谐生动 , 妙趣横生 。
“这位仁兄当了皇帝后衣锦还乡 , 召集原来生产队的父老乡亲吃坝坝宴 。 在宴会上 , 不仅有他亲自安排当地政府组织的一百二十人的少儿合唱团助兴……”“现在闻起这首诗都是满满的酒气”“瓜婆娘”“躲猫猫”“人面猪相 , 心头嘹亮”“生男当个金包卵 , 生女当个缺角碗”……以民间俚语证史 , 鞭辟入里 , 如其论述诗经中的幽默 , 而其论叙文笔的幽默活力也未遑多让 。
诸如“他的心情像这时候的天空 , 几乎看不到太多亮色;他的身心像朦胧的四野 , 几乎还处于惺忪和疲累之中;他的未来像这时候的天色 , 几乎看不到光明……”(《小公务员的牢骚》)这类形象深切的申说解析 , 可谓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