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中国最酷的男人,140岁了( 三 )


许广平|中国最酷的男人,140岁了
文章图片

2021年9月25日 , 上海虹口区设立多处纪念鲁迅的主题景点 。/视觉中国
多年的呐喊中 , 鲁迅也在质疑自己的呐喊——这是他向来的习性 , 解剖别人时 , 更在冷酷地解剖自己 。 他不想将那些冷冽文字说成是为别人引路 , “因为连我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 。 中国大概很有些青年的‘前辈’和‘导师’罢 , 但那不是我 , 我也不相信他们 。 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 , 就是:坟 。 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 无须谁指引 。 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 。 那当然不只一条 , 我可正不知那一条好 , 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求 。 在寻求中 , 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 , 而憎恨我的东西如所谓正人君子也者偏偏都矍铄 , 所以我说话常不免含胡 , 中止 , 心里想:对于偏爱我的读者的赠献 , 或者最好倒不如是一个‘无所有’” 。
比起先前的快畅 , 他的作文也更显谨慎和踌躇 , 讲着自己早已不是什么战士 , 也不算前驱 , 有的是更多的顾忌和回忆 。 曾有一个学生 , 来向鲁迅买书 , 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鲁迅手里 , 那钱上还带着体温 。 “这体温便烙印了我的心 , 至今要写文字时 , 还常使我怕毒害了这类的青年 , 迟疑不敢下笔 。 我毫无顾忌地说话的日子 , 恐怕要未必有了罢 。 但也偶尔想 , 其实倒还是毫无顾忌地说话 , 对得起这样的青年 。 但至今也还没有决心这样做 。 ”这是1923年左右发生的事 。
虽然决意沉默 , 但鲁迅的心底不大可能完全冷落这世界 。 1926年年底 , 他写了一篇后来收录在《故事新编》里的小说——《铸剑》 。 在整部书里 , 这是当中最热烈又最冷冽的一篇 , 兼具了鲁迅本人的两种面相 。
许广平|中国最酷的男人,140岁了
文章图片

不在沉默中爆发 , 就在沉默中灭亡 。 /人民视觉
名叫眉间尺的少年 , 为了给因铸剑被楚王杀死的父亲莫邪复仇 , 答应了黑衣人的条件 , 献上自己的头颅和雄剑 , 最终三个头颅在鼎中互相撕咬 , 眉间尺的大仇得报 。 鲁迅在改写中 , 赋予了更多人物特征和深意 , 眉间尺是个优柔寡断的青年 , 虽命运要他复仇 , 他却没有复仇应有的性格——连杀老鼠都犹豫不决 。 而帮其复仇的黑衣人 , 鲁迅用曾经的笔名之一——宴之敖者为其命名 , 多少也有自喻的意味 。
“仗义 , 同情 , 那些东西 , 先前曾经干净过 , 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 。 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 。 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 ”当眉间尺如约献上剑和头颅时 , 宴之敖者又说:“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 。 我的魂灵上有这么多的 , 人我所加的伤 。 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这冷与热强烈且骇人地纠缠在一起 , 塑造出了世间最完美的战士和复仇者 。
许广平|中国最酷的男人,140岁了
文章图片

2019年7月17日 , 辽宁沈阳 , “鲁迅的身影 —— 原版照片珍品展”开展 。 /IC
而这或许是在20世纪初矛盾前行的鲁迅对自己的期许 。 鲁迅研究学者钱理群称 , 鲁迅对复仇是极坚定的 , 可又对这复仇充满质疑 , 尤其是故事尾声 , 鲁迅安排了一处荒诞结局:围观的人们分不清已经煮碎的头骨哪个是楚王的 , 最后索性将三个头颅合葬 , 复仇者和仇人葬在一起 , 平民百姓和至高皇权合在一处 。
《明暗之间:鲁迅传》的作者丸尾常喜则认为 , 黑衣人一面诅咒自己体内的旧思想 , 凝视着那条通往埋葬自己坟冢的道路 , 一面作为旧阵营出身的战士 , 决心向曾熟知的旧阵营的要害奋力一击 。 然而 , 由于是中间性的存在 , 他无法独自完成复仇 。 或许可以说 , 黑衣人的复仇与此前《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走向自我毁灭的倒错复仇 , 两者之间的根本性差异在于是否存在可以从容砍下自己头颅的青年眉间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