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脸皮再厚的人,这么做他一定会领情,这是做领导批评人的高明之处( 三 )



【隔离|脸皮再厚的人,这么做他一定会领情,这是做领导批评人的高明之处】员工犯错 , 情况普通时 , 领导可以温和批评 , 并结合实情来酌情处理;可一旦情况特殊 , 面对某些原则性的问题时 , 比如员工有懈怠工作的迹象、有出卖公司机密的征兆等 , 领导就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立场 , 不能有丝毫让步 , 批评要严厉 , 务必让员工明白事态发展的严重性 , 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 并立刻改正 。
只有当领导自己身体力行 , 严格执行公司惩罚制度 。 规章制度的存在 , 才有意义 , 才会让员工感受到压力 , 有了压力 , 员工才能真正去遵守执行 , 保障公司的正常有序运转 。
02带有针对性的批评 , 比厉色疾言更有效果
唐代赵蕤所著《反经》有言:“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 , 攻城为下;心胜为上 , 兵胜为下 。 是故 , 圣人之伐国攻敌也 , 务在先服其心 。 ”
攻打一国的方法 , 以征服人心为上策 , 以征服城池为下策 。 心胜为上 , 兵服为下 。 所以圣智之人讨伐他国、战胜敌人 , 最要紧的是先使其心服 。
事实上 , 治人之道和治国之道无二 , 作为领导 , 光凭厉色急言 , 靠硬手段是不足以让人心服口服的 , 想要通过“批评”的途径来收获一个人的信服 , 就同样强调以“攻心”为主 。

如何攻心呢?自然是需要拟定针对性的政策 , 比如从对方所侧重的利益着手 , 这就不失为一种极富成效的方法 。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想要保护环境卫生 , 可光靠嘴上说着“保护环境 , 人人有责” , 是难以有好的效果的 。
因为口头上的保证并不能让人们重视到问题的严重性 , 也没有将环境卫生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 , 所以他们才会有恃无恐的去搞破坏 , 即便是有心悔改 , 也只是心血来潮 , 不得长久 。

而如果我们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 比如对违例者处以罚款、通报批评等惩罚 , 以对方的名利为代价 , 让他人心存忌惮 , 这对于保护环境而言 , 就必定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
道理一通百通 , 用于职场上也是如此 。
擅长攻心之术 , 是对领导最基本的要求 。 要能够针对每一个员工能有针对性意见 , 哪怕是“批评” , 也要做到这种程度 。

职场上 , 人人各司其职 , 也各有所图 。 即有图谋 , 也就给领导实施针对性的批评 , 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点 。
例如 , 对待看重利益的员工 , 领导可以站在对方利益的角度来鞭策他们 , 批评他们时着重强调对方所作所为 , 对其个人利益带来的弊端利害 , 只有事关自己的利益 , 他们才会有所思量权衡 , 从此收敛自己的一言一行;
面对重视名誉的员工 , 领导要以名誉诱之 , 在批评对方的过失时 , 为对方酌情分析事态严重后果 , 可能会造成对方名誉的损失 。

当自己所在意的名誉、地位受到了威胁 , 那么事后即便领导不去多做声明 , 员工自己也自然会及时反思 , 及时忏悔的 。
所以说 , 领导的批评教育是否能够引起员工下属的重视 , 让对方领情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能不能摸透对方的心思 , 说话切中要害 。
你的决策不痛不痒 , 员工下属才会满不在乎 。 反之 , 若你能够彻底猜透他们所想 , 并结合对方的痛点、关注点给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 以如此“识人用人”之道来处理职场上的人际关系 , 那么再难对付的人也一样可以被你所掌控 , 为你的手段所折服 。
除此两种批评手段以外 , 现实中还有许多“批评的艺术”静候我们去发掘 , 去善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