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文章插图
尽管在上海生活了50多年,包炎辉说话流露出“乡音”时,他会哈哈笑着说:“这就是黄岩话啊!”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绒绣的传承人,73岁的包炎辉在略显拥挤的工作室里分享着他的工作和生活,彼时阳光透过窗户洒落,给房间里陈列的绒绣作品铺上了一层金黄。
,时长03:19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文章插图
舶来手艺曾辉煌
北洋泾路717号,一座两层的灰色小洋房,秋日的阳光下,一河之隔的商业广场人声鼎沸,而这边的“上海绒绣传承基地”则安静许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文章插图
上海绒绣传承基地
“绒绣,是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它是西欧的舶来品,最早是意大利传教士带到上海的,在上海经过100多年的改良和传承,流传下来。”经过岁月的洗礼,包炎辉半长的头发已然全白,这个午后,他慢慢说起了他和上海绒绣的故事。
从和绒绣结缘,到出任上海红星绒绣厂厂长,从手工业受市场冲击的没落,到自己成立黎辉绒绣公司,大半辈子的努力和坚持,似乎只是一寸光阴的流逝。
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有11个厅陈列着他们团队的作品;作品《毛主席、周总理会见尼克松总统》被作为国礼送给尼克松图书馆;河南郑州黄河迎宾馆内有他们团队迄今为止创作的最大的一幅作品——《嵩岳秋色》,面积达106平方米……几十年来,包炎辉参与组织过许多绒绣作品的创作,尽管成绩辉煌,但如今,他却不得不考虑绒绣的传承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文章插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文章插图
部分绒绣作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文章插图
新作出炉话传承
小洋房的二楼有几个工作室,其中一个面积大一些的工作室内,六七个工艺师正在对作品《浦江朝晖》进行最后的调整,这幅长超过11米,宽4米有余的作品近日将接受验收。验收后,它将被送往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陈列。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文章插图
工艺师对《浦江朝晖》进行最后调整
“这幅作品是17个人,历时10个多月绣的,大概用了217公斤绒线,1300多种颜色,施了600多万针。”包炎辉戴上眼镜,拿着打印在KT版上的图案片段,和绣布上的色彩细细比对,一旁的工艺师穿针引线,一针一针飞快地调整着色彩的浓淡,阴影的深浅,“许师傅今年已经80岁了,绣了60多年,我们团队最年轻的成员,也马上60岁了。”
说起人民大会堂为什么“偏爱”绒绣,包炎辉说,这跟绒绣的特点有关。色彩浓郁像油画,陈列不用玻璃框易保存。“大会堂的各个厅内经常有拍照的需求,如果陈列的作品上有玻璃,甚至油画的色块,拍照容易反光,绒绣不但不会反光,还会吸光吸音,而且几十年也不容易损坏。”他说,现在大作品的订单延长交货期的话,他们还能勉强接,但再过几年,还有人能接吗?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台州黄岩走出的匠人,把上海绒绣送进了人民大会堂
文章插图
包炎辉检查《浦江朝晖》作品细节
2007年,洋泾绒绣入选成为浦东新区首批非遗名录;2009年,海派绒绣申请上海市非遗成功;2011年,上海绒绣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针法不多,但囿于场地的限制,绒绣始终未能像十字绣那样风靡,为了推广和传承,包炎辉尝试生产“DIY自嘎绣”的材料包,便于绒绣进社区、进学校。“做材料包,是为了让更多人可以接触绒绣,这样才有可能从中发现热爱并擅长的人,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