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中的错误,家长向老师求教刘禹锡真错了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誉为“万世师表”,他的很多言论至今都影响着教育工作者。而在对待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因此,经常会有人质疑前人的观点。这不,一个小学生就指出了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犯的错误。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接着往下看。小吴发现的错误小吴同学是成都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上到《陋室铭》这一章节时,爱动脑筋的他发现了其中的一处“错误”。《陋室铭》最后两句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诸葛庐大家都知道,是蜀汉丞相诸葛亮未出山时隐居之所。而子云亭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孔子$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中的错误,家长向老师求教刘禹锡真错了
文章插图
事实上,西蜀子云亭,其实是指西汉文学家杨雄留下的亭子。杨雄,字子云,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尽管他留世作品不多,却得到了后人的肯定,曾有诗评价曰:“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可见,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两汉很少有人能在文章方面超越杨雄。
孔子$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中的错误,家长向老师求教刘禹锡真错了
文章插图
而小吴的疑问则是:诸葛亮是东汉末年人,杨雄是西汉人,孔子是春秋时期人,孔子是如何做到评价二人居所的?在课堂上,内敛的小吴并没有直接向老师抛出疑问,而是回家后询问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对于儿子的疑问,小吴的父母也无法准确解答,便向老师求教:“难道刘禹锡真的写错了?”刘禹锡真写错了?但刘禹锡真的写错了么?显然不太可能。刘禹锡是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留下了多篇名作,在写作方面,他不会犯这样明显的错误。而他之所以这样写,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孔子$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中的错误,家长向老师求教刘禹锡真错了】
孔子$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中的错误,家长向老师求教刘禹锡真错了
文章插图
刘禹锡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刘禹锡也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刺史。俗话说:“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尤其是在官场,更是墙倒众人推。和州县县令见刘禹锡被贬,有心刁难他,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结果刘禹锡非但没生气,反而开心地写下两句诗。
孔子$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中的错误,家长向老师求教刘禹锡真错了
文章插图
和州县令目的没达到,又派人为难刘禹锡,将他的房子从县城南门搬到北门,房屋面积也由3间缩减到1间半。换了正常人,肯定要发脾气。即使不发脾气,也要抱怨一番。但刘禹锡依旧自得其乐,随遇而安。和州县令见刘禹锡还不服软,干脆把他调到城中,只给了一间小屋。里面仅能容纳一床、一桌、一椅。
孔子$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中的错误,家长向老师求教刘禹锡真错了
文章插图
泥人还有三分火性,更何况刘禹锡还是朝廷命官?便愤然提笔写下了这首《陋室铭》。在诗中,他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态度。也强调了虽身居陋室,却品德高尚的情操。所以他将自己所住的“斗室”,比作诸葛亮的草庐和杨雄的子云亭。孔子说的那句话也并不是对诸葛庐和子云亭的评价,而是对陋室的一个态度。
孔子$小学生指出《陋室铭》中的错误,家长向老师求教刘禹锡真错了
文章插图
如《论语·子罕》中就提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打算到九夷居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人呢?”孔子便回道:“我这样的君子住在那里,还怎么会简陋呢?”刘禹锡引用孔子这句话,就是将自己比作君子。即使房屋再简陋,他住进去了,还有什么简陋的呢?所以这并非是错误。当然,小吴同学敢于质疑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毕竟这证明他在读这文章的时候确实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