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从艺术性来说,《兰亭序》是捧出来的,还是真的美轮美奂

有很多人都质疑《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从质疑的角度大概可分为三种人。专业人士:兰亭无真迹其实早在上世纪到今天,就有很多专业的学者,书评家,鉴赏家等等质疑《兰亭序》第一的位置。当然,此类人士质疑绝对会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统一的出发点就是“兰亭非真迹”,都是摹本临本,即使再精妙,也不可能还原原作。此类质疑者,不怀疑《兰亭》是第一,但是质疑现在流传的《兰亭》是第一,以其非真迹原本。这个出发点是可靠的,因为在唐朝李世民开始,当朝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等,对此帖都下过很大的功夫,可见这本帖在唐朝当时的“专业圈”也是非常受肯定的。但是传言李世民带真迹入土了,所以传世的都是一些摹本。王羲之&从艺术性来说,《兰亭序》是捧出来的,还是真的美轮美奂
文章插图
真迹当然是国宝,李世民恨不能抱着睡。但是能见证兰亭珍贵的是另一件事。李世民把兰亭的临摹本作为“国礼”送给异族番邦,送给王公贵族,送给有功大臣。所以在当时来说,临摹本还是不少的。就比如褚遂良虞世南,二人临的兰亭序,非常神似,用功颇深,所以二人临习次数非常多,但是每人只流传下一本,这就证明,这两本很大可能是最好的那本,流传有序的那本。但是到《兰亭》无论是名声,还是实力,都是一流名帖。再回到专业人士的质疑,一般认为在颜真卿《祭侄稿》之后,《兰亭》无真迹的情况下,二者排位有待商榷。普遍认为:《兰亭》真迹应为第一,《祭侄稿》为第二,《兰亭》临摹本为第三。当然,这个只是学术界争论,但是从一定情况上,无论是古,还是今,都足以证明兰亭的珍贵性并不在“名”上,而是本身可学习的价值就非常高。初学者质疑:为何兰亭第一?初学者也会质疑兰亭,但是他们的质疑比较有意思。王羲之&从艺术性来说,《兰亭序》是捧出来的,还是真的美轮美奂
文章插图
这个质疑的情况,是正常的。《兰亭》的 奥妙,是通过自身水平的提升而发现越多的。被历代书家称为“神品”的字帖,怎么可能一个没学过书法的人就能看出来好在哪?如果一个没学过书法的人,一个初学者,都能看出其“神品”在何处,那书法岂不是太不值钱?历代“评者”岂不是太小儿科?这就好比一个只吃家常菜的人,如何让他去品评八大菜系优劣好坏?这要是当上评委,还不把厨子气的给他油炸了?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很多人都想不通。都以为书法是接地气的,是人人都可以看懂的,只有人人都可以看懂的字才是好字!这并不是一个错误的理论,相反,这是一个正确的二百五理论。从众心理:《兰亭》第一,或《兰亭》只是李世民眼力的第一!剩下一部分人,就是不学书法的人。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相信历史的考量,认为《兰亭》是第一一定是有其原因,绝非浪得虚名。这类人是比较理智的一部分人,他们知道历史上任何一种事物都不会凭空得名,也绝不可能受着质疑,还能领头一千年。一种就是只会固执的质疑:《兰亭》是因为李世民捧,王羲之也是因为李世民捧才火的!《兰亭》做不了第一,王羲之也不配当书圣!这类人典型的有智商,但是缺根弦。一本字帖流传千年,难道只有你这么聪明才懂得质疑吗?李世民都死了一千多年了,难道就没人翻案?往往很多人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千多年,大唐都结束了一千年,这一千年的时间为何只有你这么聪明呢?难道您的质疑是来自天才的思考吗?看来应该好好把这种人供起来,简直千年一遇的奇才。简单总结其实《兰亭》是不是第一这件事,根本不用拿专业角度去品评。只需要一个人,有简单的辩证思想,就会很容易看清一件事。历史是有淘汰选择性的,没有一个会有名不副实的人或事能保持千年不变。学诗词要学唐诗宋词,并非唐没有词,宋没有诗。也并非明清诗词就不可入目!但是一定是先从唐宋开始学是最好的,因为发展到了顶峰,精华比较多。历史总是会把最好的,最合适的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