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从艺术性来说,《兰亭序》是捧出来的,还是真的美轮美奂( 三 )


文章插图
历代名家法帖,一定有一个广泛的“粉丝”,也就是有一堆不错的追随者,才能名世。一本不可学的字帖,即使字再好,也不能成为当世的佼佼者。历史上的一流书家 和二流书家,大多区别就在此。一流的人法度完备而且风格独特,便于学习。二流书家有地域名甚至当世名,但是在风格或是法度上没有一流完备,所以只能名一时,名不了万世。兰亭的第一地位不可撼动,是因为他是每个人,每个写字的人都应该去学的。就拿章法来说,历史上,在兰亭之前,有没有类似兰亭的章法?在兰亭之后,这种章法普及了,但有没有一本字帖在神韵气息上超过兰亭?没有《韭花帖》学到了,是小兰亭。米芾也学到了,是《蜀素帖》。虽在前十,但均不能成为前三。论祭侄稿章法,乱中和谐,气息上给人一种愤怒感。在说《祭侄稿》,之前有类似作品吗?之后明清大草多学于此,但是有在这种悲愤上超过祭侄稿的吗?就不一一推举《寒食帖》了,寒食帖章法给人一种“郁”气,大家自行体会就好了。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历史上不会记住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当然,这还只是章法而言,是每个书家都可取的,可学习的部分。结字笔法结字笔法千变万化,其中起收,向背,奇正,疏密等等,这正是王羲之最擅长的处理技巧,在《圣教》《手札》中均有体现。但是在《兰亭》中,唯一的差别就是“下笔如有神助”,变化比平时更为丰富自然。这是一种酒后忘情之作,下意识而为。学是没有人能学好的,即使褚遂良虞世南,在字形上也未必都把握的准,就看二人临本和冯承素摹本,笔法字形处理上都是有异同的。这些变化,看都看不懂,如何谈好坏学习?王羲之&从艺术性来说,《兰亭序》是捧出来的,还是真的美轮美奂
文章插图
还是那句话,只吃家常菜的人,甚至连食材都认不全,如何去给大厨当评委?每个人都会写字不假,每个人都会看字不假,但是否能以一个“书法”的角度去看呢?最简单的,看书法,知道什么是“法”吗?当这些都不具备还想多品评两句,自觉很有欣赏能力的时候,往往都会说一句“字是写给人看的,让普通人都能看懂是好字,才是真正的好字”(“不劳而获”怎么就那么应该?)兰亭可学处很多,但是未必是一定的学的字帖。不学兰亭不影响成为书法家,但是看不懂兰亭,一定说明自身基础还差得远。换句话说,历史上哪个名家大家说过兰亭有问题?质疑兰亭的人,可以说我们这种没啥名气没啥水平的人胡编乱造,但是也要说古今大家评兰亭好,第一,也属于胡编乱造吗?其实很多事,都不需要细想,单纯一个简单的辩证法就能看明白。根本不需要去分析兰亭,没什么用,懂的自然懂,有些思考能力的自然会慢慢懂,一些愚人如何解释也不会懂。正如郭德纲所说:人家从小说相声说了五十年,你坐着就听了一天相声就给别人提意见,凭什么呀?这本字帖流传了千年都没啥问题,而且懂得人一直都不少,凭什么你才活几十年,更没写过几天字就去否定一本字帖的价值呢?如果你是潜心研究了几十年,能从一点上说《兰亭》有问题,这也是受别人尊重,有价值的。时间没绝对的事,兰亭是被封为第一,但也不是绝对的哪里都好。可是,你觉得一个连几个正经字都写不出来的人去品评兰亭的优劣,有可能吗?人家种了一辈子地,你这刚吃了五谷杂粮就跟人家探讨如何种地,还夸夸其谈,你这不对,你那样太费事,你到底会不会种地?人家怎么不一镐柄拍死你呢?话虽糙,理绝对是这个理。品评名家之前,一定要先有一定的水平,再有角度,其次是立场。说一人好,就要有好的道理,说他差也不能就光来两句国骂就完事。如果这样都管用,那古人造反何必揭竿而起呢?动嘴骂娘就推翻旧王朝了!还是得有点实力才行。今日也就简单说一下兰亭哪好,并没有图解和详细说明,真没有必要。以前这样做过多次了,也没什么效果。如有兴趣,去翻我前文就好了。汝学诗应在诗外,讲兰亭好估计也不能从技术层面讲,没什么用。技术未必人人都看得懂,也未必谁都当回事,毕竟动笔的人少,看客多。还是讲道理容易一些。好比爹妈在那做饭,做了一辈子饭,你天天只会张嘴吃,也不动手,最后跟他们来一句“你们做饭太难吃了”你觉得会是一种什么后果?我觉得应该反手就是一大耳帖子!你要真是一三星米其林大厨,或者八大菜系名厨,来一句你们做饭太难吃了,估计还有人信。但你想过没有:等你当上大厨之后,还会随随便便说人家这不好那不好吗?是显得你很有能力还是特有自信?如果你们见我哪天说一个人字差,我一定特有自信说他差,以前也说过几次。但是这种情况没太多,毕竟我面对的大多都是名家大家,少有二把刀。天天看二把刀也烦,有那时间看看古帖更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