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京剧目前的困境与其是否选择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 。 如果京剧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 那它就会失去反映现实生活的可能性 。 样板戏的出现有复杂的历史原因 , 但他拓宽了京剧的范围 , 即与现实有更紧密的联系 , 如果京剧要有所发展 , 还是应该持续创作新戏 , 表演上也需要突破 。 总之 , 我比较赞同郭老师书中对样板戏的态度:京剧、越剧都应该继续创作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 。
本文图片
张志强: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郭老师的京剧经历 , 其中更是蕴含了许多理论抱负 。 书中讲理论的方式 , 并非是通过概念来进行组织;其推理的过程不是范畴的演绎 , 而是关于生命的学问 。 关于“游戏” , 孔子说:“志于道 , 据于德 , 依于仁 , 游于艺 。 ”可见“游于艺”不是独立的 , 是和“道”、“德”、“仁”一体的 。 值得注意的是 , “依于仁”通过“游于艺”来实现了它的具身性 。 可以说 , 一切抽象的观念 , 包括理想 , 都要通过身体的反应来得以表现 。 我觉得“具身性”最能说明中国文化的特点 , 它的含义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与 “个人的身体由自己支配”这类自由主义论述不同 , 而恰恰是通过一套程式化的规矩、程序、纪律等方式来与世界建立联系 。 这套程式塑造了京剧 。
在西方 , 从希腊以来的观看哲学都建立在看的意义上 , 而在我们的舞台变成剧场之后 , 具身性也随之产生 , 演员在台上会出戏、演员跟观众间的互动关系(叫好)则形成了交互主体性 。 这种交互关系随时在发生 , 这也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根本特点:对时间性的理解 。 剧场的交互主体 , 让所有东西都具有即兴的意义 。 这形成了其时间性的特点:随时可以创造 , 没有固定的程式 , 完全取决于演员跟观众的互动 , 演员自身和角色之间的互动 , 取决于演员当时的状态 。 这一点可能是中国京剧最有魅力的地方 , 而未来京剧的任务则是要找到新的形式来体现京剧的具身性 。
本文图片
周飞舟:这本书系统且通透地介绍了京剧表演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 写得特别好看 。 我一直觉得“游戏”是个很高的境界 , 我们经常说“人生如戏” 。 中国人为什么爱看戏?看戏的时候体会的是什么?志强刚才说“游于艺” , 说诗教传统 , 我很同意 , 京剧就是礼教传统的一个延续 。 刚才孙歌老师说有意味的形式少了 , 这其实就是古人所谓的“礼崩乐坏” 。 中国的礼治传统和诗教传统在京剧里都有极好的体现 。 可以说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开出的一朵奇花 。
刚才各位都在说京剧的艺术形式 , 我很同意 , 但我还想说京剧的内容也是最地道的国粹 。 清代理学家焦循在《花部农谭》说自己和老百姓一样爱看京剧等花部戏 , 不爱看雅部 。 因为京剧里慷慨激昂唱的是忠孝节义 , 而雅部唱的都是才子佳人 , 是些偷情戏 。 京剧塑造的人物都是伦理性的 , 不是伦理英雄就是伦理奸雄 。 以前的老百姓没有文化 , 主要靠听鼓词看戏来学做人做事 , 所以京剧就是伦理教材 。 举例而言 , 郭老师对《四郎探母》的思想内容评价不高;但杨四郎这样一个看上去既不忠也不孝的角色为什么老百姓那么爱看?这个戏的教育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可能还没老百姓了解 。 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北大看《四郎探母》 , 史依弘的铁镜公主 , 她看到四郎拿令箭上马而去后的下场身段表演特别动人心魄 。 四郎进宋营时 , 大家每个人都不断说“四郎回来了”、“四弟回来了”、“四伯父回来了” , 这样的念白让人超越了两国交战的背景 。 这些是京剧特别宝贵的东西 , 各种人物身上都贯穿着儒家的浩然之气 。 我们的时代也最需要这些东西 。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唐寅|弘治十二年的那场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吴宽信札揭露实情!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古诗词#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集锦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冷兵器#名字最好听的九种冷兵器,风翅镏金镗上榜,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 满山川@采撷日光的暖意,走进冬之素简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