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川西锣鼓 千年激昂( 二 )


变迁 “五腔共合”的初乳
川西锣鼓又称川西花锣鼓 。 随着文明的发育 , 历史上俗称的川西上坝五县(今温江、郫都、崇州、新都、都江堰)一带 , 一则乃都江堰首润之地 , “田肥美 , 民殷实”;二则民风深受巫觋文化、道家文化影响 , 其民间祭祀之乐更为讲究 , 锣鼓打法也就更加细腻生动 , 舒疾张弛 , 曲牌转换之际 , 敲击手法变化多端 , 洒脱自如 , 实在有别他乡锣鼓之风格气度 。 锣鼓音乐也就逐渐从法事仪轨和灯戏伴奏中单列出来 , 自成一体而被赞誉为川西花锣鼓 。
明末清初 , 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而来的 , 是深烙于各地移民心身深处的各路声腔 。 昆、高、胡、弹、灯 , 生、旦、净、末、丑 , “五腔共合”的过程中 , 基于地域优势和川西锣鼓演奏技法对各路声腔的高容纳度 , 川西锣鼓为川剧的成形 , 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初乳般营养 。 而擅长川西花锣鼓打法的锣鼓师 , 不少成为川剧锣鼓师的翘楚 , 名鼓师喻绍武便是其中之一 。
喻绍武(1899年—1952年) , 四川简阳人 。 12岁时拜名鼓师王瑞臣学艺 , 司鼓操琴 , 对川西民间包罗了众多音乐元素的“端公音乐”有很深研究 。 其时正是川剧成形之际 , 多才多艺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喻绍武 , 基于本土乐器限制了节奏、音色的表现 , 而在上世纪30年代 , 尝试将大锣、大钹改为小定音 , 将盆鼓改用又可敲击边音的堂鼓 , 再加上川西锣鼓固有的打击手法 , 使得锣鼓的演奏更加丰富灵活 , 更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
喻绍武改良后的这套锣鼓打法 , 不仅对“五腔共合”不久的川剧锣鼓带来广泛的影响 , 更是风靡了整个川西坝子乃至周边地区龙灯狮舞、曲艺杂耍的闹台锣鼓、伴腔锣鼓 。 曾几何时 , 喻氏川西花锣鼓一度以清锣鼓的演奏方式 , 活跃热闹了广大川西农村的年节 。
所以我们今天说的川西锣鼓 , 其所指就是喻绍武创新川西花锣鼓后的川西锣鼓打法 。 可以说川西锣鼓对铺底和重建四川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认同 , 作出了卓越贡献 , 也可以说是川剧的“五腔共合”带给了古老川西锣鼓崭新容颜 。
传承 最后的鼓师
“来哦 , 来哦 , 这打个卷 , 就打个卷 , 卷哪个卷 , 啾…… ”说起川西锣鼓 , 现年78岁的冯家庆兴奋起来 , 一边用双手作出击鼓的姿势 , 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模仿着快速敲打的鼓点声 。 他说川西锣鼓的打击手法丰富多样 , 就一个“单牌(单个曲牌)”《亮马锣》 , 就有5种打法 。
冯家庆打小生活的中和场 , 自古以来是重要的水陆码头 , 商贾繁荣 , 行会众多 。 过去的行会 , 除了敬神、相互捧场外 , 就是龙灯狮舞助兴、戏班唱戏、酬神娱人 , 整个场镇锣鼓之声此起彼伏 , 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 “除了行会多 , 茶铺也多 。 我上学每天路过的那家茶铺 , 隔三差五都会打围鼓 , 我每次都要去围观 , 久而久之 , 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 , 竟然自己也会唱上一两段 。 ”冯家庆说 。
1949年前 , 冯家庆家是开纸火铺和染坊的 , 公私合营后 , 过去中和场端公班的鼓师张良洪 , 被安置到冯家庆家的铺面上制秤 , 做工之余 , 以教冯家庆司鼓之技和唱戏为乐 。 因为酷爱戏剧 , 1959年年满15岁的冯家庆参加了中和文工团 。 然而因青春期变嗓 , 唱不了戏 , 他只得离开文工团 , 先后做矿工、铁匠、搬运工、泥水匠 , 又到菜蔬农场务农 , 直到1962年10月考入当时的郫县川剧团 , 先做学员 , 后任鼓师和编剧 , 直到1982年入职绵阳江油川剧团 。
【道教|川西锣鼓 千年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