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林青霞致金圣华的手写短函 。
□ 金圣华
5 寻彩梦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 看不见 , 摸不到 , 难以言喻 , 却始终存在 。 有缘的 , 无视距离的遥远 , 无涉时间的悠久 , 兜兜转转 , 曲曲折折 , 终会穿越时空 , 在飘渺莫测的交会中 , 蓦然相遇 。
说起来 , 我和青霞结缘 , 源起于一本小书 。 这是我漫长翻译生涯中第一本发表的作品 。 早在1973年 , 我收到邀约翻译一本美国女作家麦克勒丝的中篇小说《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é》 , 1975年全书译完后 , 却为书名的中译煞费周章 , 原著中提及的“café” , 根本不是现代意义的咖啡馆 , 而是美国南部一个荒凉小镇上的小酒馆;“Ballad” , 也不是指民歌民谣 , 而是指三位畸恋主角之间发生的恩怨情仇 , 结果 , 幸亏有美语专家高克毅及时出手相助 , 不但替我审阅全稿 , 还提议以《小酒馆的悲歌》作为书名 , 译作才顺利面世 。 假如不是这个醒目的书名 , 也许吸引不到读者的垂注 , 那么 , 某天在楼上书店一角流连的乐乐 , 也许就不会发现这本小书 , 多年后也不会因为读了这本译作念念不忘 , 而在1993年跟我辗转相识 , 从而于2003年促成我和青霞的交往 。 归根究底 , 三十年前种的善因 , 冥冥中 , 在三十年后结了善果 。
2005年6月 , 高先生除了寄卡给青霞 , 也寄了一本特别的书给我 , 名为《黑色》(Black) 。 这是由Victoria Finlay编写的小书 , 内容涉及黑色的起源 。 原来根据西方古代经典中的传说 , 历史上第一种使用的绘画颜料是黑色 , 这传说 , 可以从各地发现的史前壁画洞穴如法国的Lascaux中得到印证 。 我把这本印刷精美的小书给青霞看 , 引起了她很大的兴趣 。 由于这书是时报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书之一 , 我们相信有关其他颜色的书 , 一定还有不少 。
不久 , 我为了中文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到台湾去推广宣传 , 青霞那段日子经常返台省亲 , 探望年老的爸爸 , 那几天恰好也在台北 , 于是 , 我们相约在某一晚同往诚品书店去淘宝 。 敦化南路的诚品总店是个24小时营业的不夜城 , 记得那天我们到达诚品时已经很晚了 , 店里仍然顾客众多 , 但是 , 全店鸦雀无声 , 人人都在埋头看书 , 有品位的读者 , 谁也不会打扰青霞 , 要求她签名或合照 。 我们于是可以不受干扰 , 兴致勃勃地在书架上巡视 , 居然发现了红、黄、蓝、白、紫各种颜色书 , 当下如获至宝 。 后来 , 青霞在2008年撰写的《有生命的颜色》一文中就如是记载:“有一次我们谈到颜色 , 她很兴奋地告诉我 , 有几本是专门讲颜色的书 , 每一种颜色都有一本 。 后来我们在台北的诚品书店找到了 。 我买了两套 , ……一人一套 , 我们各自捧着自己的书 , 像小孩子捧着心爱的玩具 , 欢天喜地地回家 。 ”
青霞曾经自谦说:“向来对颜色没有深刻研究的我 , 圣华问起来 , 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 ”其实 , 颜色在文学创作中 , 是不可或缺的修辞手段 , 杰出的诗人作家 , 往往善用颜色 , 来传情达意 , 或叙事绘景 , 青霞自己在往后的创作中 , 不知不觉间 , 也成为善于运色的好手 , 例如 , 她于2020年所撰最脍炙人口的作品《高跟鞋与平底鞋》一文中 , 在描述娃娃影后李菁毕生经历时 , 就善用色彩来敷陈铺垫 , 作者把见到李菁四次的衣着 , 一一细述:从粉蓝雪纺长裙 , 到苹果绿套装 , 再到咖啡色衬衫 , 至最后的黑白上衣 , 色泽一次比一次黯淡深沉 , 那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过程 , 恰恰象征着主人翁由盛至衰的残酷命运!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童书书单
- |莫湾基场口一直都是非常热受争议的场口,盛产乌黑颜色的翡翠原石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琥珀|有一种琥珀“美”叫做“溶洞珀”! ! !
- 招聘|寒假只有一个月,有必要实习吗?
- 少妇$聊斋·瞳人语:重瞳人的诞生
- 亲族|四个“厌女症”女性的自白
- 应届生|年底找工作为何那么难?
- 田英章!「愙斋书法」田英章写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