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纪念|丰一吟女儿:我的妈妈与她的座右铭( 二 )


老年人应有的生活
2002年 , 丰家后人曾经在天山茶城创办了“丰子恺艺林” , 母亲每周六总会去坐坐;再后来 , 外公的旧居“日月楼”对外开放了 , 她又抽出时间去那儿广结善缘;还与表哥表姐们筹划成立了上海市卢湾区丰子恺研究会 , 母亲为传承丰公的艺术和人格魅力马不停蹄地奔走呼吁 。
从八十年代后期一直到跌跤以前 , 母亲一直在为弘扬丰公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 似乎从来没有空闲的时候 。 我家有一幅外公的书法挂在墙上 , 上面是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 , 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 , 岁月不待人”诗句 , 那是外公在为母亲十二岁画像时题写的 。 这真是母亲晚年生活工作的写照 ,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为研究爸爸的生平和创作 , 从未浪费过一分钟” 。
女儿|纪念|丰一吟女儿:我的妈妈与她的座右铭
文章图片

丰一吟晚年
一直到2017年4月1日 , 母亲到小区锻练摔了一跤 , 当时送医院诊断为颅内出血 , 因为年龄关系我们采取了保守治疗 。 母亲老了 , 得了阿尔茨海默症 , 总算能休息了 , 她每天听李叔同歌曲、看京剧、有时还会背唐诗宋词 , 真正过上了老年人应有的生活 。
谨以此篇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女儿|纪念|丰一吟女儿:我的妈妈与她的座右铭
文章图片

丰一吟
女儿|纪念|丰一吟女儿:我的妈妈与她的座右铭
文章图片

丰子恺、丰一吟父女
女儿|纪念|丰一吟女儿:我的妈妈与她的座右铭
文章图片

丰子恺、丰一吟父女
女儿|纪念|丰一吟女儿:我的妈妈与她的座右铭
文章图片

丰子恺、丰一吟父女
——————
延伸阅读
记忆里的外公与妈妈——崔东明自述
我从小对“日月楼”里的一幅对联印象很深 。 曾经听外公讲过 , 以前我们住在上海的“四马路”(福州路) , 后来他用了六根金条 , 把陕西南路长乐邨的西班牙式阳房39弄93号的整幢(一至三楼)从前房客董太太手里给顶了下来 。 1966年文革开始后 , 房管所勒令我们让出一楼 , 日月楼就只剩下二楼和三楼 。 从我有记忆起 , 就住在上海长乐邨的39弄93号 , 外公睡觉在93号二楼的内阳台上 , 他常常坐在床上给我讲故事 , 在外公身后的墙上 , 就是那幅有名的对联“星河界里星河转 , 日月楼中日月长” 。 我记得小时候把“界”当成“累” , 把“楼”读作了“广” , 家里人还常常笑我呢 。
女儿|纪念|丰一吟女儿:我的妈妈与她的座右铭
文章图片

子恺画作:撷菜
1975年8月 , 外公生病了 , 右手发展到右肘不灵活 , 每晚还伴有低烧 。 先到大华医院 , 后来转到了华山医院一透视才发现 , 肿瘤已经有拳头那么大且转移到左脑了 , 所以右臂才会不灵活 。 到了9月 , 外公病情恶化 , 记得那天我到医院 , 看到外公躺在观察室的病床上 , 脸上盖了块白手帕 , 妈妈示意我过去和外公告别 。 后来我曾不止一次听妈妈说过 , 就在她们准备把外公送医院时 , 不知道是动作幅度大了还是什么原因“日月楼中日月长”这一联从上面掉了下来 。
1978年 , 在文化局的协调下 , 我们搬离了陕西南路39弄93号 , 离开了日月楼 。 我们搬到了漕溪北路 , 妈妈在家里挂了外公的像 , 旁边又挂了这副对联 。 睹物思人 , 外公总是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这是一辈子的记忆和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