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哥&濮存昕的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 四 )


濮哥和李白相互滋养相互成长,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个人演艺生涯中伟大的角色,而且成为了人艺的一块牌面。30年要经历多少观众,有老观众的回忆,有新观众的慕名,都要和观众达成一个剧场里的契合和共鸣。一个演员有多少个30年,我也常常想我怎么就没这么一个戏呢,可见坚持的重要。这个角色会鼓舞和警示着剧院的后辈,看到一个演员创造的过程,一个角色是如何伴随一个演员学养的增加,角色的丰富。濮哥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他不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人,不是喜怒特别形于色的人,而且性格敦厚。而李白显然不是这样的,当他拿着包袱扔向后台的时候,以及最后充满诗意地往台上一站,这都是他在排练厅一点点自己寻找出来的。而且他演这个角色,那么复杂又那么简单,李白像个孩子一样,他处理不了这个世界,他是诗仙,人间的事他是处理不了的。这一点也极像濮存昕本人,他这么多年也是在用最简单的方式、最纯朴的感情和最纯真的态度在处理着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启宏先生有句台词,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李白知道中国字排列的密码,而濮哥也用一场一场的演出知道了台词排列的灵性,台词从他嘴里说出来就那么好听、诗意盎然,这都是30年点点滴滴做到的。剧中还有大量的形体,我们那会年轻,我就一句台词,那叫一个轻省,十点多散了戏,洗了澡出去买方便面,那时濮哥住空政大院,无数个冬天的晚上,我都看到濮哥戴着毛线帽子穿着绒衣,围着剧院周围跑步,这一幕我现在都还记得。
他用30年的时间创造了这样一个角色,这些营养和能量可以在其他戏里继续展现,如果说濮哥不再演这个角色,那么这个角色可能要在纸上躺一段了,等待着下一个有缘人去解释。对濮哥而言,在精神上与李白共同遨游了大半辈子,对自己对观众都是一件非常有幸的事。
本版文/本报采访人员 郭佳
【 濮哥&濮存昕的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摄影/本报采访人员 王晓溪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