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林炎课传奇——从农民到书法家

林炎课传奇
——从农民到书法家
■陈德铭
课公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七八十年代的潮汕艺坛,几乎家喻戶晓,孺妇皆知,他的不少事迹,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孙淑彦先生有诗纪之曰:
自学成才林炎课,一横一竖学先贤。
偷光凿壁几多事,谱写农民笔墨篇。
华清&林炎课传奇——从农民到书法家
文章插图

林炎课(1924一2013)
课公于1924年9月6日出生于广东揭阳华清村。揭阳为粤东古邑,自秦置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书画之乡称誉,乡间翰墨气氛十分浓厚,华清村近代即有林芙初、林苏合等书画家。课公少时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淳朴厚道的农民,节衣缩食,靠种地与上山割山草卖供他上学。乡里翰墨氛围的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艺术的种子。高小毕业时,潮汕沦陷于日寇,他自此失学,常随父母上山割山草度日,过早地尝试生活的艰辛。其时父亲经常面对他摇头叹气,叹出“尖担”二字。“尖担”是潮汕地区上山割山草挑担子用的一种工具。原来在他出生之日,父往邻村乡绅借看时钟,被讥为“生支尖担”,其父以此为辱,立誓要将他培养成材。这段促使他走上学书之路的因缘,课公有这样的自述:“余出生之日,父被讽说‘生支尖担’,父立暗誓,此子长大,定要培养,尖担换笔子。高小毕业,潮汕沦陷,余失学,从事农业,拿起尖担上山割草,父常叹息,叹出‘尖担’二字,为慰父亲之望,立志学书画,……因此在农余、雨天、夜晚于自家楼顶,以水当墨,以砖作纸,临写名帖。”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放牛的山坡上,他以沙地为纸,树枝为笔,临写山坡残石断碑上的字;常常步行十余华里到邻近乡镇,观摩庙宇、祠堂间的匾额楹联,晚年曾作《忆旧游》民歌,记述少年时游览新亨凤山庵的情景,笔者亦曾见其1948年购于新亨旧书摊的草书字典;临睡时则以手指划被,默记法帖字形结构;他还曾慕名到邻乡观看王家光为富绅家写屏风,据说第二天想走近点看,谁知却被主人赶出,回到家里痛哭一场,于是立志自学。
【 华清&林炎课传奇——从农民到书法家】华清&林炎课传奇——从农民到书法家
文章插图

华清&林炎课传奇——从农民到书法家
文章插图

人生低谷的时候,往往是左右碰壁,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他一边披星戴月干活糊口,一边废寝忘食发愤攻书时,一场大病降临,患上了肺结核。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大病的肺结核,在旧社会属于夺命恶疾,医生料定他活不过三个月。课公曾亲口讲述他这段往事:“当时医生开了几帖药,并跟我父亲说‘这病没法治了,最多再顶两三个月,要有心理准备’,这话被我偷听到了,于是药也扔一边,搬到茶园山寮独居,喝山泉唱山歌临古帖,解粘去缚,身心俱忘,什么病不病都抛到九霄云外,后来竟然奇迹般自癒了”。课公后来对名利的淡泊,对生死的超然,耿直而恢谐,且富有同情心的性格,大概和他这些经历也有关系吧。
华清&林炎课传奇——从农民到书法家
文章插图

天道酬勤,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习书多年,潜藏不露的他以主人翁的姿态,写标语,出墙报,其书法一鸣惊人,为乡里老秀才揄扬,亦深受群众喜爱,担任了乡文书,负责宣传工作,从此拿尖担的手换成了笔杆子,完结了父辈的叹息,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亦有了新的起点。他深知艺无止境,学海无涯,不耻下问,善于倾听别人的批评意见,及时调整学习方案。有一次,他得到一本康南海字帖,如获至宝,便用心揣摩临习,时有行家见其临作,指为软弱无骨,此后他便注重笔力骨力,临习北碑,以强其骨;又有一段时间,他醉心于郑板桥乱石铺路体,写出来的字被评道“炎课人瘦字散,距死不远”,他知道不适合乡村群众的审美口味,便重新定位自己的审美取向;每遇同道,乃至后生求学者,他总是真诚地希望对方能对他的作品提出些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