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于海阔:戏曲衰落的根本原因真的是大家总说的这五种吗?( 二 )


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挖掘戏曲衰落的深层原因,还应紧紧围绕观众需求进行分析 。我认为,戏曲衰落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然而其根本原因却是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 。
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
戏曲、话剧、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去反映客观世界,观众明明知道它们提供的其实都是假象 。但影视、话剧同戏曲相比,在叙述故事时耗费的心理资源显然更少,表现生活也更为直接,观众观赏时得到的心理暗示往往是“这是真的” 。这并未否定戏曲作为艺术形式的优秀性,它的夸大、变形仍然是一种美,只不过在追求“贴近生活真实”的观众面前显得不易接受罢了 。“水上行船,有桨无船;陆上骑马,有鞭无马”仍是中国戏曲中极富特色的表现形式,
“甩发”“跪步”“翎子功”等虚拟性动作仍然是戏曲艺术的精华 。我们无法指责观众“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艺术追求,更无法要求观众应该欣赏什么风格、不应该欣赏什么风格 。写实的艺术形式更受欢迎,是因为观众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 。
影视艺术绝对不等于现实生活的简单模仿,否则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观众群 。电影在1985年刚发明时只用来记录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认为自己不是艺术家,拍摄和放映影片是为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科学发明和记录现实生活,而不是讲故事,对电影的未来十分悲观 。他们甚至认为“电影是一项没有前途的发明”,并且怀疑人们满足好奇心之后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花钱来看那些在大街小巷就可以看到的真实场景呢”?
然而,电影很快被艺术家们利用,变为讲故事的工具 。不仅有了纪录片,故事片也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我们今天所说的影视较戏曲更擅长讲述故事,就是针对故事片和电视剧说的 。电影和电视剧把接近生活真实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虽然选取的是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和特征,但由于成功突破了舞台时空的限制,大量运用蒙太奇手法并借助高科技手段,创造出无数令人难以想象的场景,其逼真、自然、酷似生活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讲述故事时不但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而且更朝精细化发展,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戏曲舞台上难以表现的细节,如人物表情、眼神在这里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戏曲舞台上那种夸张的动作、语言、化妆、服饰就令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阎肃的《说唱脸谱》中有一段生动的描写:“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 。红白黄绿蓝,咧嘴又瞪眼,一边唱一边喊,哇呀呀呀呀,好像炸雷唧唧喳喳震响在耳边……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跟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
对比来看,影视的写实性表现在制作过程的方方面面 。戏曲的打斗场面讲究“点到为止”,多为演员个人功夫和技巧的展示;而影视为了追求真实效果走得更远,有时连打斗都是真踢真打 。3D技术出现后,影视的逼真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中国戏曲是含蓄的、虚拟的、写意的,这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要求观众用大量的想象配合演员的表演;影视更注重感官的直接刺激 。过去人们欣赏戏曲时经常夸奖演员“唱得真好”,现在人们看电影、电视剧时却更喜欢说“演得真像” 。
观众明知道影视中的故事也是假的,但在观看的那一瞬间被高度逼真的表现手法征服,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即使是看科幻片、恐怖片也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艺术真实显然不是传统戏曲的强项,因此追求神似的戏曲艺术便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魅力 。作为舞台艺术,戏曲多年来其实一直享有一个优势:观众和演员之间保持了距离,夸张的脸谱、独特的化妆技巧、程式化的语言和动作使戏曲演员能够扬长避短,某些行当甚至可以超越年龄和性别的限制 。如,女演员谢涛在晋剧《范进中举》中扮演54岁的范进,在《傅山进京》中扮演70多岁的傅山 。戏曲舞台上的演员扮演角色时追求神似,这种“看不清”曾经是戏曲的优势,而现在人们追求的就是看得清楚、看个明白 。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让年轻观众相信舞台上那个描红、勾眼、吊眉、贴片并翘着兰花指的中老年男子就是杨贵妃该有多么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