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二 )


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文章插图


而第二处暗示的细节是北宋的党争事件。1102年,宋徽宗罢黜旧党,期间蔡京下令烧毁苏轼、黄庭坚等旧党的笔墨文集,而画中展现出来的,正是车夫将旧党人书写的大字屏风当做盖布,其中包着其他旧党人的书籍著作,一同推到城外销毁,这个细节充满了对现实政治的观摩,反映了当时新旧党争的残酷,同时对文化也是极大的破坏。
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文章插图


第三个细节是撤防的城门。无法构成防御体系的城门,夯土垒成的城墙,上无防御工事,下无兵卒把守,北宋的门禁制度似乎已经完全涣散。北宋后期,辽金两国的密探常来汴京“报道”,刺探军情也是家常便饭,而张择端将骆驼和胡人画在门口,可见北宋实力渐衰,国防渐弱。
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文章插图


而第四个细节是沉重的商税。一进城就是税务所,想进城卖货就要先验货交税。门口的几个车夫运来的货物在税务所门口堆积,而过高的税务引起车夫不满,双方争吵声之高甚至引起了他人旁观。这反映了当时税额激增、官民关系十分紧张。
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文章插图


第五个细节是商铺严重侵街。北宋社会中的一大顽疾就是“侵街”现象。画中出现的大量在屋檐前加建的雨棚、遮阳棚,经过数次的得寸进尺,逐渐构成了北宋几朝都无法解决的“侵街”现象,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挤,消防通道堵塞,商铺甚至云集到桥面之上。城门口也是无人管理的乱象,这些都是城市管理失控的乱象。
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文章插图


除了《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引人入胜,,详细描绘了北宋京城汴京近郊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其画中人物、牲畜、房屋楼宇、船只车轿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其中穿插各种活动情节,笔墨章法妙不可言,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独特面貌。印证汴京都城繁华是它,细数行人归行是它,颠沛半生流离是它,留下千古绝唱是它。
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文章插图


这幅超越了千年时空,描绘了汴京繁华的绝世之作就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在人们的普遍印象里,这幅画可能是经典的,珍贵的,反映了北宋时期卓越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那么《清明上河图》到底藏着怎样的匠心巧思?当时的北宋又真如画中所展现的一般国泰民安,还是在盛世繁华中暗藏颓势呢?
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文章插图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风俗画,详尽地展现了北宋时期京城汴京的风土人情,该画宽24.8厘米、长528.7米,画中有814个人,牲畜83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13辆,轿14顶,桥17座,树木越180棵,情节生动而丰富,让观赏者仿佛透过了泛黄的古卷穿越到了汴京热闹的集市上,身临其境的与小贩交谈,与朋友嬉戏。
汴京$清明上河图: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画中的爆炸细节
文章插图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历程: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明时节的北宋都城汴京,正是最热闹、最繁忙的时候,农人播下丰收的种子,城中商人清扫店铺准备迎客,街道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只有一个人格外悠闲、左顾右盼,这就是张择端,是北宋时期大名鼎鼎的画家。他正在为《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风土人情收集素材。就是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才有了如此之长的画卷,如此之多的描绘。这就决定了当我们在博物馆细细观摩这幅画卷就会发现,《清明上河图》上有许多容易让人忽略但又展现着当时经济水平的巧妙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