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铁血宰相的家庭和“朋友圈”|草地·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 二 )


这个后来在他诗文中叫“庐舍”的地方,王安石终其一生,在那里生活居住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两岁时,随父亲到新淦,3到4岁时到庐陵,5到8岁时到新繁,9岁到汴京,10到12岁到韶州。王安石后来对临川“庐舍”真正留下印象,还是在祖父病逝时,随父亲回老家丁忧的那段时光。那时,王安石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期13到15岁的少年时光。也正是在那个有所感知的年岁,他对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和一草一木,有了很深的感情,才会在多年后含兹念兹。
警世通言@铁血宰相的家庭和“朋友圈”|草地·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
文章插图

《临川先生文集》 宋刻元明递修本 国家图书馆藏
庆历二年(1042年),22岁的王安石在科举考试中名列一甲第四名,授校书郎、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第二年,他到距自己老家很近的洪州出差,这让离开临川六年多的王安石兴奋不已。于是急匆匆给上司写了一份报告,希望公务完成之后,回乡省亲的同时完婚。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一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淮沂无山田封痺,独有庙塔尤峨巍。
时时凭高一怅望,想见江南多翠微。
归心动荡不可抑,霍若猛吹翻旌旗。
腾书漕府私自列,仁者恻隐从其祈。
淮沂无山田封痺,独有庙塔尤峨巍。
时时凭高一怅望,想见江南多翠微。
归心动荡不可抑,霍若猛吹翻旌旗。
腾书漕府私自列,仁者恻隐从其祈。
也是在这首《忆昨诗示诸外弟》的长诗中,王安石表达了要见高堂的急切愿望:“还家上堂拜祖母,奉手出涕纵横挥。出门信马向何许,城郭宛然相识稀。”
此次回乡省亲后,王安石再也没有回过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在命运的起转沉浮中,却阴差阳错将后来客居的江宁(今南京)当成了故乡。在那里,他累计度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一时光,在长达22年的岁月中,见证着江宁的日升日落,草木荣枯。
数度辞官非沽名
忍谤负重为亲人
父亲王益为官清正廉明、刚直不阿,一直想做出一番对社稷有贡献的事业,但终其46岁的生命,也只做了几任知县和知州,尽管官做得不够大,政绩也不太显赫,但其秉公执法、说一不二的性格,还是赢得了很好的政声和尊重。“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王益当知县第一任是在新淦县,在他离任30年后,该县的官员还念念不忘他的政绩。
“一以恩信治之,尝历岁不笞一人”,父亲王益这样尊重人、爱护人的为官之道,同样用于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之上。面对众多子女,王益回到家中依然和蔼可亲,对孩子们疼爱有加,不管王安石兄弟姊妹如何吵闹淘气,都不会动手打骂,而是耐心细致教育引导,“未尝怒笞子弟。每置酒从容为陈孝悌仁义之本,古今存亡治乱之所以然,甚适”。对父母,王益又是孝顺有加,中进士步入仕途宦游之后的20多年,总是带上父亲东奔西走于各个任所。而对于亲族友人的难事,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助人于危难之中。
而母亲吴氏呢,不仅没有对父亲王益前妻徐氏所生的安仁、安道兄弟另眼相待,而是更加关怀,乃至她的子孙长大成人后,还有人不知道这件事。心地善良的母亲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只有我爱这两个孩子胜过自己亲生儿女,家里其他人才会对他们一视同仁”。甚至她对徐氏的家人,都像对自己的娘家人一样亲切自然。这多少有点像苏东坡对亡妻王闰之的评价:“妇职能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多年后,面对安仁、安道两兄弟早逝后留下的破碎家庭,吴氏不仅对两个寡居的儿媳妇疼爱有加,而且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养育失去父亲的孙子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