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2月16日电题:特写:千年瓷都的文化“磁力”
新华社采访人员黄浩然、郭杰文
39岁的韩国在华陶艺家姜东弦一身白衣,守候在窑炉旁,静待炉火将泥坯变成瓷器;日本在华陶艺家高柳绫绪身着和服,用亲手制作的天目盏展示日本茶道;中国书法艺术家熊峰在瓷板上挥毫写下“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来自中日韩三国的艺术家,人生轨迹不同,却因瓷相聚。
12月13日至17日,2021“中日韩陶瓷文化艺术与旅游周”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这座城市又一次以瓷之名展现文化“磁力”。
时间回溯到10年前,姜东弦从家乡韩国首尔来到景德镇。“我最早从课本中知道这座城市,当初就是怀着‘朝圣’之心前来求学。”他说。
10年间,从语言不通到说着流利的汉语,从摆摊创业到开办自己的工作室,姜东弦见证了一个越加包容、开放的景德镇。“景德镇的吸引力是很神奇的。”姜东弦说,可能离开了这里就做不出让他满意的作品。
4年前,姜东弦将妻子金炫珠接到景德镇,“在景德镇总能找到想要的材料、想学习的工艺。”金炫珠说,这座城市仿佛一切都与陶瓷相关,尽管汉语还不流利,但通过陶瓷与人对话,总能感到心意相通。
根植于传承千年的陶瓷业,回归于底蕴深厚的瓷文化,这座弥漫着“瓷”元素的城市,吸引着3万多名“景漂”常年聚集于此,其中“洋景漂”就有5000多名。
20多年前,高柳绫绪在日本一家博物馆第一眼看到天目盏时,就被深深吸引。8年前,高柳绫绪和丈夫一起到达景德镇学习天目盏制作。
“盏中叶片与陶瓷合而为一,光影交错中仿佛能体会到中国古人所说的‘合一’的状态。”高柳绫绪说。
出于对景德镇的热爱,高柳绫绪将在这里看到的山水、草木、星空、花朵绘制于坯体上,在她看来,身处千年瓷都,在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里,才能心无旁骛投入创作。
让高柳绫绪庆幸的是,近年来中日两国民间陶瓷文化交流活动愈加频繁。“我们的文化同根同源,可以相互汲取营养,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相互交流。”她说。
2019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千年瓷都被赋予新的使命——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今年2月,书法艺术家熊峰在景德镇市浮梁县创办“景德镇东亚文化人才交流中心”,他希望通过书法艺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 特写@(文化)特写:千年瓷都的文化“磁力”】“陶瓷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是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都能与之融合。”熊峰说,一座城,因瓷而兴,也必将因瓷而丰富。(完)
- 古琴|新展预告|年度大展,走进古琴的文化空间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概念图!韩媒发文又在文化方面发起挑战,这回是跟日本争“妖怪”
- 文物|上博虎年迎春展,呈现中日文物中的虎文化
- 乐·观空间@组图:“乐·观空间”首展开幕 展现“一老一小”特色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 水墨丹青栏目组!书画名家张明智:「文化强国推广计划」年度风采展
- pantone|从“中国红”开始,解码千年传统色
- 珍宝$千年古墓被光顾,盗墓贼少挖5厘米,却错失10吨珍宝
- 文化@禁渔不忘江南韵
- 文化$想要吉祥又喜气挂什么,大文创研究院 吴帆 公鸡吉利图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