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瓷都“洋景漂”:小写“china”,诉说大写“CHINA”故事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12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瓷都“洋景漂”:小写“china” , 诉说大写“CHINA”故事——千年“瓷引力” , 不“抢”人自来》的报道 。
景德镇 , 作为世界陶瓷的“心脏” , 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 。 从昌江到鄱阳湖、再到长江 , 中国的历史、诗词、艺术等 , 都蕴含在这些瓷器中 , 如同一段世代相传的美妙旋律传遍世界 。
“景漂”3万多人、外籍“洋景漂”5000多人……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这座江南山城并没有雄厚的财力参与“抢人大战” , 这些年来却呈现人口净流入态势 。 这种醒目的“逆行” , 在作为劳务输出区域的中部数省中非常少见 。
景德镇的手工陶瓷技艺传承世世代代延续至今 , 这份手工陶瓷中有中国文化底蕴、手工艺人创作经历乃至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故事 。 在不远万里而来的“洋景漂”眼中 , 景德镇已成为他们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 , 赋予他们深沉而持久的创造力 。
陶瓷|瓷都“洋景漂”:小写“china”,诉说大写“CHINA”故事
文章图片

法国艺术家开弥与景德镇工匠交流 。 本组图片:王中庆摄
中西方审美在这里碰撞出“火花”
初到中国景德镇时 , 法国女孩开弥惊叹:“地球上怎么有这么一座一个行业做了一千年的城市?”
拥有千年制瓷史的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瓷都 , 在当下依然拥有全球最完备的手工制瓷体系 。
长期研究景德镇的南昌大学教授胡平说 , 据史料记载 , 170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在欧洲港口一天就卸下14万余件中国瓷器;1729年至1794年 , 该公司运销中国瓷器达4300万件 。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两百余年 , 是中国瓷器出口的黄金时期 , 约有3亿件中国瓷器在欧洲登岸 。 输出的瓷器 , 主要是景德镇民窑的青花瓷、彩瓷 , 还有广东、福建等地生产的一些瓷器 。
积淀与传承 , 也是景德镇文化自信的底气 , 形成强大的“瓷引力” 。
循着中国瓷器的源头 , 开弥从法国南部的家乡来到景德镇 。 曾辗转法国、英国、瑞士、荷兰等地学习陶瓷的她 , 发现自己魂牵梦绕的城市还是这个中国中部小城 。 “过去我到一个地方很难待够两年 , 然后就想着去下一个地方 。 ”她说 , 景德镇给她的感受截然不同 。
“此前也来过景德镇几次 , 每次离开的时候就像可怜兮兮的林黛玉 , 魂都丢在这里 。 ”开弥2015年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 , 第二年就来到景德镇常住 , “景德镇是一座给予我诸多情感共鸣的城市 。 历史的积淀 , 铸就了它那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和独特的艺术氛围” 。
陶瓷|瓷都“洋景漂”:小写“china”,诉说大写“CHINA”故事
文章图片

法国艺术家开弥与景德镇工匠交流 。
刚来景德镇时 , 开弥慕名前往雕塑瓷厂旧址拜访一户瓷艺工人请求合作 , 却遭遇闭门羹 。 “第一次去 , 我连说带比划 , 他们不知道我想说什么;第二次去 , 他们听懂了我的意思 , 但回复说‘没工夫’ 。 后来我厚着脸皮 , 隔三岔五地在他们工作室学习 , 跟他们渐渐熟悉 , 后来也愿意跟我合作了 。 ”开弥说 , 这家的老瓷工13岁就做学徒 , 偶尔露一手绝活 , 就让她佩服得不行 。
中西方审美由此“碰撞”出“火花” 。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中 , 女性雕塑造型一般比较保守 , 开弥制作一个女性雕塑时特意让它光脚 , 相熟的老陶艺工指出“要穿鞋子才行” 。 “我跟他说夏天很热 , 它就在自己的园子里 , 所以不穿鞋子 , 他听后觉得这样也解释得通 。 ”开弥说 , 这些看似矛盾的理念碰撞往往迸发出创意 , 新作品也随之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