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齐:我家四合院里的情和事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中西合璧式的家庭中 , 正所谓“中学为体 , 西学为用” 。
我父亲、叔叔、姑姑都是在北京法文学校上的中学 , 类似今天的国际学校 。 教材是法文课本 , 老师是法国人 , 课堂用法语授课 , 所以他们的法语好 , 而且英语也好 。 我叔叔大学就读的是法国人办的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 。 我姑姑在上海教英国领事馆的英国官员说中文 , 这也进一步锻炼了她的英文口语能力 。
我父亲、叔叔、姑姑的书柜里都是法文、英文书 , 他们穿的是洋式装束 , 一派洋人作风 。 平时在家里 , 他们相互间谈话聊天 , 经常用英语 , 我想 , 这可能是因为怕对他们管教严厉的奶奶听到他们的私事吧!有时他们聊天说中国话 , 突然又蹦出几个法语单词 。 有一次我问叔叔 , “为什么说中文要夹法语?”我叔叔说一时觉得中文里 , 没有准确的词汇 , 来表达想说的意思 , 所以只能用法文 。
我父亲和叔叔只喝洋酒 , 像威士忌、白兰地、兰姆酒等 。 酒柜上摆着各式各样酒瓶子 , 有扁圆的 , 有葫芦形的 , 有桃形的 , 色彩缤纷很好看 。 这都是舶来品 , 是他们人际圈子里的爱好 。
吃面包 , 那是一定要抹黄油或奶酪的 。 我父亲告诉我说 , 他在上海德国怡默克洋行工作时 , 寄宿在一位外国老太太家里 , 吃饭生活在一起 , 饮食习惯也渐渐随了洋人 。
从穿着、语言、饮食等外表看 , 他们已经完全西化了 。 但骨子里他们又完全是中国传统的 , 对古老民族文化如醉如痴 , 所以在我家的四合院里 , 就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
文章图片
中西合璧的家庭
我家搬到西黄城根四合院后 , 需要置办家具 , 除了沙发和席梦思床是西式的 , 其它都是中国传统的 。 首先材质他们选用花梨紫檀、红木的 , 样式上大都是中式风格镂空雕花 。
记得在正屋客厅里有一个红木圆桌 , 桌面中心镶嵌着带黑色条纹的大理石 , 周边刻着一圈透雕的梅花图案 , 中间一木柱与下面的圆木贯通 , 可以旋转 , 最下面是一雕花的圆形底座 , 十分精致 。 中间摆一个直径六十厘米大的瓷花盘 , 上面彩绘佛教的八宝供器:云、螺、伞、盖、花、罐、鱼、肠 。 圆桌还配有六个扇面形的红木雕花凳子 , 正好围在圆桌四周 。 做工非常精细 , 这就是齐白石年轻时学的雕花匠的手艺活儿 , 这么一个凳子要手工精雕细刻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啊!客厅里还放一个大八仙桌 , 两旁各放一个太师椅 。 桌椅上除了雕花 , 还在桌椅腿儿、扶手上镶嵌着“螺钿” , 就是用海螺壳与海贝壳磨成薄片 , 刻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吉祥的福寿字 , 把它们镶嵌在红木沟糟中 。 螺壳或贝壳经打磨制作 , 光洁耀眼 , 可以生出七彩光 。 和暗红色的木材形成强烈的对比 , 如果有阳光或灯光的照射 , 就更加富丽堂皇 。 当你变换角度看 , 色彩随之变化 。
正房客厅三间 , 有一段时间我住在西边的一间 , 就用隔扇与客厅分开 , 每个隔扇装裱着用绢画的山水花鸟和书法作品 。 在隔扇对面的西墙上挂着国画四条屏 , 拼成一幅大画 , 上面画着几十条红色的金鱼 , 在绿色的水草中游动 , 虽然没有画水 , 但给人感觉就是鱼儿在水中畅游 , 一派生气勃勃 。 左右两侧是草书对联 , 上联是“晓随天仗入” , 下联是“暮惹御香归” 。 通往西耳房的门楣上 , 有一木制的横匾 , 是刘墉写的行草体“知足知不足之室” 。 深褐的底色 , 石绿色的字 , 古香古色 。 因为字体是行草 , 笔画是连笔 , 所以同学到家找我来玩儿 , 看到这块匾 , 都顺口念成:“知是知不是之室” , 然后莫名其妙地看着我 , 那眼神就是问:“这说的是什么呀?”我总是一遍遍地纠正和讲解 。
- 情满四合院!话剧《簋街》把北京美食街搬上舞台,讲述簋街30多年变迁
- 情满四合院$话剧《簋街》:京城美食地标里的烟火人生与社会变迁
- 办公室|为何领导办公室要摆放茶桌?知道原因后,员工感叹:我家也设一套
- 吴道子#这幅画是徐悲鸿挚爱,片刻不离身,价值20套四合院
- 牛羊$14首山村诗词夕阳已向西山落,又是秋声到我家
- 展示&“童心”绘“孝心”让爱住我家——“孝心住我家”儿童绘画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 风筝&我家门前办冬奥 |“冰墩墩”,起飞了
- 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看上一幅画,花20个四合院的钱买下,如今画价值50亿
- 宋太祖|赵匡胤30代孙制止考古人员道:住手,这是我家的祖坟,你们不许挖
- 真迹@李白唯一传世书法真迹,他用460套四合院价格买下,现今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