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奇峭审美流行:源自明代士人对自然的追求,却引人深思( 三 )


在园林意境上士人追求以“小中见大”的美学思想。观者可以从园林这块小天地中感受到自然大天地的美。园林的功能也从最初的游娱场所,演变为可供游玩和居住的空间。
士人赏石是对于山川审美的转移。造型各异的奇石,仿佛各色山川的气势,奇石的奇特外形激发起士人对山川的无限遐想,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效果。吴门画派的绘画中,描绘了大量园林中奇石形象。
徐渭@奇峭审美流行:源自明代士人对自然的追求,却引人深思
文章插图

(二)盆景艺术
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盆景发展到明代已经有千年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盆景艺术就初具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赏石收藏形成潮流,除了统治阶层用来装饰宫殿、园林外,文人雅士也喜欢收藏奇石。
到了明代,作为园林艺术的衍生以及文人清玩趣味之一的盆景艺术也有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进入盆景艺术的成熟时期。明代相比前代有了更多专门记述山水盆景的书籍。奇石也是盆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盆景艺术是明代士人园林的微缩,是园林的替代。相比于园林,盆景艺术能更加灵活地搭配各种植物和奇石,放置于特定的容器之中。士人对盆景的搭建是个体趣味和审美风格的表现。盆景构筑的是士人归隐山林、隐世避难的世界。
徐渭@奇峭审美流行:源自明代士人对自然的追求,却引人深思
文章插图

三、奇石独特形式营造的意境
(一)奇石的审美特点
石头本身是无生命的,但“万物有灵”的传统思想深入士人心中,士人眼中的奇石是饱含生命力的,艺术家与奇石长期相处之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将奇石视为崇高美好的人格写照。
园林中以无生命的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却能为园林带来勃勃生机,“天成于人”。正是人为的叠石手法,将奇石生命化,奇峭多变的假山也象征着士人隐逸于自然的人生追求。
石头作为无生命的物体,却能在明代艺术中展现饱含生机的一面,这就是士人生命力的赋予。画家从奇石中看到了自然造化最灵动的奇迹,并通过独特的艺术创造,使画中奇石栩栩如生,奇峭多姿。奇石或高或矮,或多窍孔或多尖角,纹理变化,形态万千, 不同的奇石被画家用来表达自己的性格,有刚有柔,有方有圆,有厚实有空灵。
画家通过奇石的构图位置、笔墨浓淡和用笔特点来表现最契合自我的奇石作品。奇趣的构图,通过奇石位置营造奇思与活力:出色的笔墨,通过墨色表达出美与韵律:多变的技法,通过用笔呈现画家精神与性格。
徐渭@奇峭审美流行:源自明代士人对自然的追求,却引人深思
文章插图

(二)奇峭之意境内涵
宋代赏石追求石之丑,这里的丑一方面是以丑为美,另一方面石的丑是相对的,外形的丑并不代表内在的丑。石的丑和奇是相同的,石之丑是在于外形的崎岖多变,奇石外形越不规则,变化越丰富,奇石越具有“丑态”,但是越是“奇拙多变”,却越能体现奇石的奇峭之美。
奇石之丑是奇峭之意境的基础,奇石的意境一是奇石展现的自然与生命的动态之美,二是画家对自我性情的抒发,前者在于重现自然的生命之美,后者则是画家以奇石比喻自身。明代士人对奇石之“奇”的推崇,是对“丑”这一审美品格的发展。
徐渭@奇峭审美流行:源自明代士人对自然的追求,却引人深思
文章插图

结语
明代绘画中奇石表现出的奇峭之美,是以奇石坚质、奇特象征画家耿介、刚强、通透的人格;是奇石与多种静物组合排列形成的生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