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成化斗彩听过吗?极具珍藏价值( 三 )



1987 年重建龙珠阁的发掘中 , 出土了大量丰富且精美的成化官窑遗存 。 这批成化官窑遗存中 , 以青花和斗彩瓷器占大多数 , 其中成化斗彩瓷器的较大片残器及可复原器多达三百件 , 可复原器多达二百件 。 在这些斗彩瓷器中 , 器型多件小杯、小碟、碗、盘、罐、茶盅、靶盏等 , 除了罐类底款多用一个“天”字外 , 大多数落款为方框双圈款“大明成化年制” 。
对于成化斗彩瓷器而言 , 因其釉上和釉下彩并存的特殊彩绘形式 , 制作过程需要进行二次烧造 , 落选的成化斗彩瓷器中有一部分残次品是在绘制釉下或釉上花纹时出现失误 , 或进行烧造的过程中出现失误 , 导致其成为残次品 。 这样的残次品不会经历最后的烧造成型 , 因此被称之为斗彩的半成品 。
斗彩半成品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在第一次烧制过程中出现失误 , 未进行釉上彩绘制的釉下淡描青花产品;二是在进行釉上黄、绿彩绘画之后入窑烧造出现失误 , 未等到最后上矾红彩的步骤便作为失败的产品被打碎 , 这类斗彩半成品上既有釉上黄绿彩 , 又有釉下青花双线勾勒描边 , 唯独缺少了矾红彩 。
在景德镇两次发掘集中出土的成化官窑遗存中 , 存在许多的斗彩半成品 , 这对于明代成化时期斗彩瓷器的绘制步骤及技法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三、 明成化斗彩瓷器的特征与成因收藏界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成化官窑瓷器:“明看成化 , 清看雍正” 。 成化官窑瓷器的制作精良、挑选严谨使其立于整个明代瓷器中价值最高、评价最好的地位 。 而成化官窑烧造的斗彩瓷器以其胎体轻薄、胎质紧密、釉面温润、色彩柔和、线条细腻的特点 , 在成化时期的官窑瓷器中独树一帜 。
成化官窑无大器 , 其烧造的斗彩瓷器皆以以小型的罐、瓶、盒、碗、盘、杯、碟为主 。 成化一改永、宣大型器物较多的风格 , 转而做精致而小巧的器物 , 这与当时的彩瓷绘制烧造技法以及成化皇帝的个人喜好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 。
(一)成化斗彩瓷器的器型与纹饰成化斗彩无大器 , 常见器型有罐、瓶、盒、碗、盘、杯、碟等 。 在国内外现有的馆藏成化斗彩瓷器中 , 通高最高者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成化斗彩宝相花纹盖罐 , 高度约 19.7 厘米;口径最大的碗是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成化斗彩莲托八吉祥碗和斗彩开光瑞果纹碗 , 其口径22.9厘米;在成化斗彩瓷器的常见器型中 , 高足杯的高度在6.8厘米至7.7厘米之间;杯的口径在7至9厘米之间;盘的口径在16至18厘米之间;罐的高度在8至13厘米左右 。 成化斗彩瓷器精致小巧 , 胎体轻薄 , 胎质细腻 。 且在造型上来说 , 无论器型是何种 , 其整体都呈现出一种温润圆滑的器型走向风格 , 也表达出其恬静、淡雅的审美风格 。

(二)成化斗彩瓷器的用彩成化斗彩瓷器的色彩装饰种类达到了旷古绝今的丰富 。 在釉下青花的用料上 , 成化时期选用了江西陂塘青料(也称平等青) , 在经过仔细的筛选与淘洗去除杂质之后 , 这种青料发色蓝中带灰 , 色彩淡雅柔和 , 在斗彩瓷器上经过双线勾勒出边缘轮廓后与浓重的釉上色彩碰撞 , 相衬之下显得分外脱俗 。
在釉上色彩的用料及种类上 , 《成华官窑彩瓷的鉴别》一文中提出了成化斗彩共十五种颜色:“鲜红色 , 艳如血 , 厚薄不匀;鹅黄色 , 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黄 色 , 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 , 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 , 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黄色浓光弱;姹紫色 , 色浓而无光 。 ”
不过 , 广泛用于成化斗彩的色彩分为如下五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