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权|扬权同志:解《大学》开篇的“修齐治平”( 三 )


只有懂了 , 才不会自大;只有虚心 , 内部空了 , 才能装新的内容 。 那些经“诚意”之后的内容 , 才能被你看见 。
那怎么样才能明白这些道理呢?《大学》最后说:你要先“格物” 。
“格物”的解释很多 , 我只说一下我的理解 。
一个人要明白真正的道理 , 不是从书上、黑板上明白的 , 而是对客观事物 , 即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才能明白的 。 所以作为“致知”的先决条件——“格物” , 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 , 以求发现或掌握其背后的原理与规律 。 这也就是把抽象的“理”从具体的“物”中 , 给“格”出来 。
像“至柔克至刚” , 就是从滴水能穿石的观察中得出;像“人生的轮回” , 就是从死亡与新生交替的观察中得出;像“天地不仁” , 就是从大自然灾难的观察中得出 。 这些都是古人从客观事物的观察中得出的道理 。
当然这些对不对另说 。 这里讲地是 , 道理是从哪里来的 。 它不是从人主观想象中得出来的 。 它是从外界客观的观察、思考中得出来的 。
以上就是传统国学或经学中的“修齐治平” 。 到了当代 , 特别是经过现代化与中国革命之后 , 我认为其实已经有了2.0版本的“修齐治平” , 本文不再敖述 , 放在下篇中继续与您分享我的见解 , 也欢迎留言讨论 。
【扬权|扬权同志:解《大学》开篇的“修齐治平”】如果喜欢 , 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