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酒屋|每553人就拥有一间,居酒屋为何盛行于江户时代?

居酒屋|每553人就拥有一间,居酒屋为何盛行于江户时代?
本文图片

《居酒屋的诞生》 , [日]饭野亮一 著 , 王晓婷 译 , 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版 。
歌川广重笔下的居酒屋
绘本《宝船桂帆柱》(1827)中收录的“居酒屋”一图描绘了江户时代居酒屋的繁荣景象 。 图上还附有一首狂歌:
飽きないの酒は愁の玉はばき、はきようするほどたまる
金銀酒乃扫愁帚 , 金银积如山
(酒是扫除心上忧愁的玉帚 , 做酒生意的人金银堆积如山)
这幅画是歌川(安藤)广重所绘 , 狂歌的作者是十返舍一九 。 我们仔细观察可以看到 , 画上的主人右手提着铫釐(ちろり)、左手端着下酒菜 , 走向客人的坐席 。 铫釐是一种用来温酒的带盖筒形容器 , 上部有壶嘴 。 当时的铫釐多为铜制 , 后来锡制的也出现了 。
居酒屋|每553人就拥有一间,居酒屋为何盛行于江户时代?
本文图片

居酒屋店内情形 。 图中画了很多铫釐 , 展示了居酒屋的繁盛风貌 。 (《宝船桂帆柱》)
墙上挂了一排铫釐 , 完全展现了居酒屋的特征 。 当时的居酒屋就是这样直接用铫釐给客人上温酒的 。 旁边的架子上还摆满了各种料理 。
北宋诗人苏东坡(1037—1101)曾作诗赞美友人赠送的黄柑美酒“洞庭春色” , 诗云“应呼钓诗钩 , 亦号扫愁帚”(《洞庭春色》) , 之后“酒乃扫愁帚”(酒可以将心上的忧愁扫除)就成了一句谚语 。
十返舍一九的这首狂歌就是仿照这句谚语所作 , 意为“居酒屋卖的酒 , 是用来扫除心上忧愁的扫帚 , 为解忧而来的客人越多 , 居酒屋的生意就会越好” 。 说到苏东坡 , 东坡肉据说也是因为其喜爱而得名的 。
这首狂歌的作者十返舍一九当年已经写出了成名作《东海道中膝栗毛》[弥次和北(喜多)从江户到京都的游记] , 是当时的畅销作家 。 一九是1831年67岁时去世的 , 这首狂歌是喜好饮酒的他晚年所作 。
而广重绘制这幅画的时候才31岁 ,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成名 。 之后1832年到1834年的两年时间里 , 他陆续发表了“东海道五十三次之内”系列浮世绘 , 成为知名的风景画家 。 人们普遍认为广重是以《东海道中膝栗毛》为契机开始绘制“五十三次”的 。 其实早在“五十三次”诞生之前 , 广重就曾经与一九共同创作 , 绘制过图中所示的这样颇具意义的作品 。
这张图让我们直到今天都能看到 , 那个时代的客人为了消解心头忧愁而汇聚到居酒屋 , 居酒屋因而得以繁荣的情形 。
1808家居酒屋
事实上在《宝船桂帆柱》出版的时代 , 江户街市上的居酒屋已经生意兴隆了 。 距今两百多年前的1811年 , 应当时町奉行所的要求 , 町年寄曾开展过调查 , 结果显示江户当时共有 1808家“煮卖居酒屋”(居酒屋) 。 这是他们按不同类别对江户“餐饮经营店铺”展开调查后报告的数字(《类集撰要》四四) 。 在各种类别中 , 居酒屋的数量最多 。 据推算 , 当时江户的人口数量大约为100万 , 这意味着每553人就拥有一间居酒屋 。
今天的东京 , 居酒屋也非常多 。 根据总务省统计局的《事业所、企业统计调查报告》(《外食产业统计资料集》 , 2009)的统计 , 2006年东京“酒场、啤酒馆”的数量是23206家 。 这些“酒场、啤酒馆”囊括了“大众酒场、烧烤店、关东煮店、烤内脏店、酒吧” , 因此可以认为统计对象与江户时代的居酒屋基本相同 。 虽然现在东京“酒场、啤酒馆”的绝对数量是江户时代居酒屋数量的13倍 , 但是从人口比例来看 , 2006年东京人口数量为1266万 , 也就是说平均每546人有一家“酒场、啤酒馆” 。 两百多年前平均每553人一家 , 现在是每546 人一家 , 数字惊人地相近 。